7月初,号称全进口的“天价”达芬奇家具被曝为中国制造,达芬奇家具方面也承认有些家具确实是国内生产。事件一出,立刻引起整个行业的广泛关注和信任危机,但是同时,也让更多的消费者开始关注“中国制造”。东鹏陶瓷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兼总裁何新明在接受媒体专访时表示,“达芬奇事件”并不是只在家具中存在,在陶瓷行业中也隐藏着“达芬奇”。何新明表示,家居企业爱用“洋名字”主要是为了走捷径,导致很多企业为短期利益而忽视企业文化底蕴的建设。何新明认为,中国制造要成为世界品牌,一定要在设计上加大投入,并发挥产品的优势主导权。
现状:国产品牌争相取洋名
谈起7月份闹得沸沸扬扬的“达芬奇”事件,何新明说:“达芬奇事件并不是个案,其实在陶瓷行业中也隐藏着‘达芬奇’。”何新明表示,东鹏陶瓷在成立初期,也曾有人建议取“洋名字”,“但是最后还是选择用‘东鹏’这个具有中国味道的名字,寓意着‘东方之子,鹏程万里’。”
据了解,目前的家居企业大部分都以“洋名字”吸引眼球,而很多看起来“洋味十足”的家居品牌,却都是地地道道的中国品牌。以洋为美,或是洋为中用,也成为中国制造的特征之一。在建陶品牌、产品中,洋名数不胜数,如埃特纳、托斯卡纳、莎安娜、圣安娜、科洛赛、巴洛克、苏伊士、伊洛哥等,有地名音译、有历史典故、有石材名称、有名人姓名、甚至生搬硬造,不一而足却“洋味”十足。
对此,何新明表示,用上洋名字,对于家居企业确实可以说是走上一条捷径,“洋名字在初期确实会比较受欢迎,而且也确实比较契合过去的消费者‘崇洋媚外’的不成熟心理,但这并不是企业长期发展的办法。品牌的成功与否,关键在于品质和创新能力,而品牌的定位和文化也和企业能否取得成功息息相关。单纯依靠洋名字,并不是长久之计。”
优势:建陶传统文化受世界敬仰
除了名字以外,何新明认为,中西方建陶行业的竞争最终将是文化的竞争,“在目前的中国建陶行业在和国外企业的竞争中,普遍‘重硬件而轻软件’,我们用30年的时间在规模和产量上都已经追赶上西方国家200多年铸出的成果,但是我们在产品的设计、艺术性和文化内涵方面还非常薄弱。”他说,中国建陶行业应该认识到自己的优势,发扬中国建陶所拥有的五千年历史和南风古灶500年不熄的窑火文化,“我们在竞争中不仅是产品的竞争,也是文化的竞争。而在自己的企业、产品弘扬和宣传民族文化,让自己的品牌更有特色,不仅会给予国内消费者更多的亲切感和自豪感,同时也让国外消费者敬仰。”
而在出口方面,何新明也毫不掩饰地说,在国外市场,很多人认为中国货就是垃圾,“这和中国建陶行业在发展初期一味以‘低价谋发展’有很大关系。国外市场对中国陶瓷的依赖度很大,但是以前出口的一些低价、低质的建陶产品却损坏了中国建陶在国外市场的整体信誉。而且在以前的出口中也确实存在倾销的情况,以至于现在的正常出口也遭遇很多国家的反倾销调查。”何新明认为,现在在陶瓷出口中不能打价格战,而应发挥自己的最大优势,“我们去和外国人讲咖啡,我们肯定讲不过他们。那我们讲茶、讲我们的传统文化呢?要清楚自己在国外市场的优势,让国外消费者记住你。”
据了解,目前中国的传统文化越来越受到世界各地人民的喜爱和敬仰,很多国外的建陶、卫浴企业在进驻中国市场时,为了契合中国的消费,也将中国传统文化等中国元素融入产品中。而中国的企业却在不断的寻觅外国的文化,并牵强的编制各种品牌文化等。对此,何新明表示,东鹏一直在坚持中国传统文化,“中国陶企拥有五千年陶瓷文化,与国外强势陶企相比,有着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文化营养。我们完全有理由相信,立足于五千年传统文化的中国陶瓷业,完全可能率先成为大国崛起的强势产业。而文化创新,必将是中国制造迈向中国创造进程的强大源泉和动力。”
问题:“中国制造”要解决设计短板
除文化内涵的缺失,何新明认为,中国制造的短板还在于设计、艺术等层面,“现在中西方建陶行业的最大距离,不是技术,而是在于设计。我们缺乏像意大利等国那样的顶级设计师,我们的产品同质化也十分严重,缺乏创新。”他说,在未来的几年,中国制造要发展得越来越好,真正成为全世界的第一品牌,必须在设计上加大投入,“我们必须要培养自己的设计师,同时引进国外的设计师,将这一短板发展起来。只有拥有优势主导权,我们才在世界范围内拥有话语权,就好像时装周都在巴黎召开,什么时候,我们也可以在佛山召开陶瓷周、家居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