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陶瓷网 - 陶瓷行业门户网站 !

商业资讯: 行业动态 | 建筑陶瓷 | 卫浴陶瓷 | 陶瓷机械 | 日用陶瓷 | 陶瓷原料 | 行业报告 | 价格行情 | 国际市场 | 陶瓷常识

你现在的位置: 首页 > 商业资讯 > 业内精英 > 隈研吾:建筑是营造一种和谐舒服的感觉
F.biz | 商业搜索

隈研吾:建筑是营造一种和谐舒服的感觉

信息来源:taoci163.com   时间: 2014-03-10  浏览次数:739

    人物简介:
    姓名:隈研吾
    性别:男  
    国籍:日本   
    专业:建筑设计 工作单位:隈研吾建筑都市设计事务所  
    标签:文化建筑、商业建筑、住宅建筑、交通建筑

    隈研吾,日本著名建筑设计师,1954年生于日本神奈川县,1987年建立“空间设计”事务所,1990年创办隈研吾建筑都市设计事务所,近期主要作品有马头町広重美术馆、那须石头博物馆、长城脚下公社——竹屋、“水/玻璃”和1995年威尼斯双年展“日本馆”等,并赢得了多项国内国际大奖,包括芬兰自然木造建筑精神奖(2002)、日本建筑学会东北宪章设计大奖(2000)和日本建筑学会奖(1997)等。
 
    隈研吾建筑都市设计事务所完成了50多个工程——包括枥木县那须市的Bato-machi Hiroshige博物馆、“高柳社区中心”、山口县“木佛博物馆”、北京“竹墙”和在东日本的“莲花房”等。
 
    著作:
    中文版:《负建筑》 《十宅论》
    英文版:《Kengo Kuma》

    曾获奖项:
    2002 自然木造建筑精神奖,芬兰 
    2001 为石博物馆设置的2001年国际石造建筑奖,意大利 
    2000 日本建筑学会东北宪章的设计大奖 
    2000 “互动内部空间”设计选集大奖 
    1999 波士顿建筑师协会未建成建筑优秀奖 
    1999 设计奖 
    1997 日本建筑学会奖 
    1997 美国建筑学会杜邦Benedictus奖第一名 
    1997 地域设计奖大奖 
    1995 日本商环境设计家协会1995年度设计奖大奖,文化/公共机构 
    1994 由日本经济产业省遴选的优秀建筑设计
 
    举办展览:
    2008 日本建筑家隈研吾2008中国展
    1999~2000年威尼斯双年展,意大利 
    2000 奥尔良建筑实验室2000,法国 
    1997 虚拟建筑——大学博物馆,东京都文京区大学 
    1995 米兰双年展,意大利 
    1996 地域设计奖大奖 
    1995 个展——传输速率,东京都港区间画廊 
    1995 1995年威尼斯双年展,意大利 
    1993 迷宫城市,东京都丰岛区涩谷艺术博物馆/兵库县尼崎市Tsukashin Hall 
    1992 个展——东京M2专栏,东京都世田谷区

    记者采访:
 
    你曾在接受CNN 采访时说:“对建筑师来说,完美是必须的。”在30多年的建筑生涯里,听说你没有请过一天的假。除了建筑,你有没有自己的爱好呢?
 
    隈研吾:我十分喜欢建筑行业,它让我去到很多地方,与很多人成为朋友,我的确从未请过一天假,但我并不觉得很累。我忙里偷闲的时候喜欢看一些日本小说,比如村上春树的作品,有时候也会去研究一下凯恩斯的经济学理论。
 
  村上春树是中国人十分喜爱的日本作家。你最喜欢他的什么作品?他的作品对你的建筑创作有什么影响。
 
  隈研吾:我最喜欢他的作品是《奇鸟行状录》。在村上春树的作品里,表现着这样一个寓意:看似平凡的世界,其实隐藏着不为人所知的微妙世界。我的作品也力争做到这样的感觉,从外面看是一种感觉,但进入之后,人们又会感觉是到了一个截然不同的空间,这种感觉会很奇妙。
 
  村上春树的作品描写的大多是虚幻的和超现实的故事,但是建筑是实体的,如何营造出那种“超越现实”的感觉?
 
  隈研吾:超越时空的建筑,比如从现代回到古代,都可以在建筑里,有时候只需通过精心的建筑材料选择,就能达到那样的效果。
 
  能否拿你的作品举个例子?
 
  隈研吾:就拿竹屋来说吧。这就是一个现代与古典结合的建筑。它的大部分用竹子和茅草构成,但是在竹屋的走道里,我选用的是一些灰黑色的石头,其实这个灵感来源于我在故宫参观时看到的瓦片,所以我找那些相符合的石头,营造古朴的感觉。
 
  我知道你在设计北京三里屯改建项目前,特意去参观了北京的四合院和胡同,从而达到建筑与周围环境融合的感觉。那么,如果上海业主请你建一栋建筑,你会去考察哪些地方?又会想建哪一类建筑?
 
  隈研吾:我发现上海和北京很大的不同是马路。北京的马路要么就是很窄的胡同,要么就是非常宽阔的马路,而上海的马路宽度适中,让人感觉很舒服。但是,穿行在上海市中心的马路上,我发现那种跟马路相容的“中庸型”建筑并不多,基本都是高楼大厦。我认为,我们现在身处的建筑(外滩三号),就很适合在上海多出现一些。
 
  你知道吗,只要从你现在坐的位子朝窗外看,你就可以看见目前上海最高的建筑—环球金融中心。它的开发商和业主是日本森大厦株式会社的森埝(Minoru Mori)。前几天,他在上海接受访问时说:“我不认为高度是一个问题。事实上,大楼肯定是越高越好,除了向上,还是向上。因为必须有足够的空间留给草地、树木和流水。”
 
  隈研吾:我不同意他的看法。我发现上海的塔楼已经够多了。在20 世纪,大都市正在形成,那个时候为了代表大都市形象,需要建一些摩天大楼。但到了21 世纪,高楼多了,城市越来越多,我们不再需要它们,而是需要那些能体现“环境美”的建筑。
 
  如果像你说的那样,所有的建筑都融入环境,城市会不会因此缺少兴奋点?人们对建筑的关注是否也会随之减弱?
 
  隈研吾:在我看来,建筑不是为了鲜艳,而是营造一种和谐、舒服的感觉。央视大楼、国家大剧院这类建筑在诞生的时候或许会给人感官的刺激,大家都纷纷议论它们,但是随着时间的流逝,人们会对它们失去兴趣,厌倦甚至开始讨厌它们。
    ——本信息真实性未经中国陶瓷网证实,仅供您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