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国家日益严格的节能减排政策的约束下,干法制粉逐渐走入陶瓷企业及上游供应商的视野,从最早开始投入使用干法制粉技术的溶洲二厂到现在进行自主研发的义科节能、科达机电、博晖机电等,引起了越来越多业内人士的关注。
20世纪70年代,意大利、德国和英国等投放了大量的人力和物力,致力于研究开发陶瓷墙地砖的干法制粉生产技术,而中国也在模仿中不断进步并于20世纪90年代初设计制造了陶瓷墙地砖干法制粉生产技术的关键设备--增湿造粒机。但陶瓷行业并未因此革新局面,干法制粉技术也并未全面普及使用。
众所周知,干法制粉技术并不是一项新技术,其早在70年代就开始被研发,并且在国外的巴西以及国内的四川等欠发达产区的部分小企业有所采用,原因是当时的干法制粉技术并未达到一定高度,“造粒”的难点一直未被克服,只能在个别生产质量不高的砖的前提下采用。
如今,随着技术的不断提高以及干法制粉技术所受到的高度关注,以往遇到的难题逐步被克服。在记者走访博晖机电,采访总经理梁海果时说道:“一个行业如果不与时俱进,那终究会被取代。”他说:“湿法‘球磨’是陶瓷生产线上耗能较多的一个环节,不仅浪费水而且在压制小块粉料的过程中耗费大量动能。”相对于湿法工艺,干法工艺的优势显而易见。湿法每吨粉料消耗煤60~100kg,电60~80KW·h,水35~40kg,占用场地1500~2000m2;而干法每吨粉料消耗煤为0,电40~60KW·h,水9~12kg,占用场地300~500m2。以日产300吨粉料计算,全年综合节约成本大于750万,节水大于3万吨。
此外,在提到现在干法制粉技术的研发难点的时候,梁海果说道:“原料的‘均化’和‘干燥’一直是干法制粉技术的难点。颗粒不均匀则直接导致坯体成形程度不够,致使干法制粉技术只能被采用在生产内墙砖,因为内墙砖的坯体所需的软质材料比较多,‘均化’、‘干燥’更容易达到标准,采用‘干法’可达到一定坯体强度。”同时梁海果表示,“博晖机电多年来一直致力于技术的研发,干法制粉不会一直停留在只生产内墙砖的技术上,其研发难点在近几年有望被克服,使干法制粉技术的应用更广泛。”
谈及干法制粉技术的未来发展,梁海果说道:“原料制备的节能潜力较大,干法制粉又彻底的颠覆了传统的原料制备工艺,所以干法制粉前景广阔。”虽然干法制粉在国内尚未全面推广,但是业内人士对于干法制粉的前景表示看好。中国建筑卫生陶瓷协会副秘书长、华南理工大学教授尹虹也表示:“按照现有的研发速度,干法制粉技术将会在2014--2015年两年中取得突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