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与研究
珍贵“建白”成功复产
坚守阵地
父子接力传承“建白”
“那是前年,有一位厦门的收藏者拿着我50多年前创作的《羊头花瓶》找到我,问我能不能重现这些经典的器型。”寇富平说,自从1966年随研究机构下基层返回了久别的故乡,就在德化瓷厂负责各种日用瓷、工艺陈设瓷器等的设计工作,很少再创作原先的器型了。
这位收藏爱好者对寇富平触动很大,这些藏品是他早年设计的一小部分品相不好的流向了民间的作品,没想到令收藏者如此热衷。于是,他开始寻思着自己创办工作室,把“建白瓷”经典器型传承下去。儿子寇建勋非常支持父亲的想法,毅然选择从福州回家帮助父亲。有了寇富平长年累月地对“建白瓷”的技术积累,加上父子二人亲力亲为,从试土、配方、做型、烧成等一系列工序难题都迎刃而解,《羊头花瓶》、《芭蕉花瓶》、《牡丹花瓶》等器型都成功复产。
寇富平拿起一款羊头花瓶向我们展示,只见在光线映照透视下,这近一公分厚的花瓶通体呈现半透明的乳黄色泽,让人惊叹之余爱不释手。有业界人士表示,寇富平的这些建白瓷作品,不仅器型创新了,而且在品质上已超越了原先的建白瓷。
除了原有的一些经典器型,父子俩还设计出了《节节高》、《双寿花瓶》、《八仙花瓶》、《雀梅花瓶》等30多件新作品,这些新作品一面世,就受到了收藏爱好者的喜爱。他们创作的《人生如意》还在第六届中国北京国际文化创意产品博览会暨国务财务礼品大师精品展评比中荣获金奖。
老当益壮
雄风再展发扬“建白”
手中的刻刀或重或轻,或刮或划,精雕细琢,“锦秀前程”刻在瓶上,两边狮头栩栩如生……寇富平正在创作新作《雄风花瓶》,“锦秀前程”四字出自自己的大学同学——中国工艺美术大师张育贤之手,寇富平说,这件作品既见证了老同学的深厚情谊,也道出了他们对“建白瓷”艺术的美好希冀。
说起能和阔别50多年的老同学相见,寇富平非常开心和欣慰。他说,去年年底,突然接到一个电话,对方自报家门说是张育贤,他起先一阵诧异,熟悉而又陌生的名字。大家一阵寒暄后,他如梦方醒,原来是50多年前的老同学,之后就约定到德化相见。“虽然岁月沧桑,如今的体态和容颜虽与记忆中有着很大的区别,但仍然能很清楚地判断出是他。”说起同学见面的情景,寇富平仍禁不住内心的激动。
老同学见面,似乎有很多话要说,有很多过去的事要叙。他们感慨岁月无情,世事沧桑,也感慨如今生活美好,日子幸福。叙完旧,他们聊起“建白瓷”这一璀璨的陶瓷文化中耀眼的明珠,认为要用自己的“星星之火”把“建白瓷”发扬光大,他们决定合作创作一件作品,表达同学深情,也希冀能雄风再展,为“建白瓷”再做贡献,于是,他们把作品定名为《雄风花瓶》。
瓷坛明珠焕新彩,绝代瓷花今重开。德化“建白瓷”,不需要外加色彩的装饰,仅以其如脂似玉的特殊瓷质和莹润晶洁的釉水,就足以令人一见倾心、赞美不绝。寇富平说,他最大的希望,是在有生之年,能把"建白瓷"更好的传承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