彩旗联排,条幅招展,锣鼓喧天,劲舞助阵,砸金蛋,抢礼品,竞拍叫价……不消说,这是3·15各地建材市场里常见的促销景象。商家蓄水造势,火拼促销,期待这“临门一脚”,赶超对手。不过,热闹归热闹,反映在业绩上的数字增长才是真功夫。眼见得别人门口车水马龙,自家店前冷冷清清,听闻别人促销一场能卖上百万,很多商家当然不能理解、不愿相信:为何人家活动有效果,自己同样花费不菲,出力不少,但货品卖不动,效果有限,促销失灵,问题在哪里?
现在市场多极分化态势明显,不再是一好俱好,一坏俱坏。现在市场不好做,不是老板不够努力,而是市场环境已经变了。走访市场不难发现:产品泛滥,同质化竞争严重,商家利润一降再降;价格战频发;广告铺天盖地;互联网思维已经植入消费者大脑。在这种情况下,如果还是一味地依靠“特价”、“折扣”、“赠品”等形式吸引客户下单,只能是低层次的竞争,且很容易被竞争对手模仿采用。并且,如果促销活动成为简单的特价优惠让利,那么在让利成为常态时就会失去吸引力。
抛开品牌及口岸等因素,我们来把脉促销活动的三个关键,来看看问题的症结,以便更好地改进。
第一,活动内涵是否丰富?
促销,促是行为,销是目的。很多商家搞促销,除了推进中国演艺事业的进步之外,效果是很有限的。其实,消费者来到市场上,不是来看稀奇的,是来购物的。那些文艺演出就算能吸引人气,也很难促使消费者下订单。商家搭建舞台,并不是要做文艺汇演,而是要在既有形式下做到内涵丰富。
活动致辞、活动表演不必冗繁拖沓,有的活动领导讲话全是“尿点”,活动表演索然无趣,要着眼在活动本身,放在产品和服务内容上。实际上,如果舞台表演能够结合产品或配件的功能,必定让消费者耳目一新。除了表演,在推销产品过程中,手法也可以创新多变。一家卫浴旗舰店,导购以幽默有趣的形式介绍马桶性能;一家瓷砖店,导购现场用硬物敲打展示产品的硬度。这种表演与介绍融合一体,给消费者留下活泼深刻的印象。如果再加入一些互动场景,那更能让消费者砰然心动了。
第二,目标群体是否锁定?
活动最重要的当然是人气,因此出现了许多终端截流争抢客户的事。促销时候消费者通常比平时高出好几倍,但是商家往往眉毛胡子一把抓,见到是客户就要请进店里。显然,如果对客户的定位不准确,目标消费群体不明确,成交的机会就很小。
第三,客户诉求是否满足?
客户的要求就是最高的指示。促销过程中也会存在货不对板、鸡同鸭讲的情况。与产品过剩同步的是信息过剩,消费者在一进入市场的时候,就被无数的信息包围,如果不能让消费者快速有效识别产品信息,那么商机很可能就没了。
为了满足消费者的诉求,现在很多商家都特别重视驻店设计师及售后服务等领域,既提供设计图和安装建议,还提供免费送货,派技术人员对消费者的房屋进行实地测量,并对售后进行跟进。
越来越多的商家发现,花费很大、投入很多的促销激励政策,似乎对客户缺乏有效的吸引力。那些促销成效显著的商家则回应,这是一个精细化营销的时代,不是方向走错了,而是细致程度不够。一场促销不能简单地看成是一场活动,它其实是一项系统工程。环节精心设计,细节严格把控,那么,做促销就不会失灵,有活动就会有销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