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陶瓷网 - 陶瓷行业门户网站 !

商业资讯: 行业动态 | 建筑陶瓷 | 卫浴陶瓷 | 陶瓷机械 | 日用陶瓷 | 陶瓷原料 | 行业报告 | 价格行情 | 国际市场 | 陶瓷常识

你现在的位置: 首页 > 商业资讯 > 品牌专题 > 特地陶瓷董事长冯红健:“绿色鸦片” 越折磨自己就越上瘾
4.biz | 商业搜索

特地陶瓷董事长冯红健:“绿色鸦片” 越折磨自己就越上瘾

信息来源:taoci163.com   时间: 2014-05-30  浏览次数:3009

    中国建筑材料的发展历史比较短,还不到30年,上世纪80年代,大部分城镇住房是水泥地板,农村住房则铺设方砖。改革开放初期,中国才进口第一台压砖机(将陶瓷压制成地板砖)。冯红健就是在这个时期毕业踏出大学校门,学习自动化的他被分配到佛山石湾镇一家国营陶瓷厂任技术员。当时公司的制砖设备大部分需要从国外进口,价格非常昂贵,动辄几千万元。

  为了改变这一现状,冯红健和几个志同道合的同事,凭着一股执着的劲头将进口设备拆卸解剖了仔细研究,然后模仿、改进,按照自己的方法造出来。他们一起从国企中跳出进行创业——成立了日后鼎鼎有名的“科达机电”。经过数年的努力,他们实现了陶瓷生产设备的全面国产化,公司随着中国陶瓷行业发展而壮大并成功上市。

  企业的发展都要面临两个问题:一是利益分享,合伙创业的公司,在创业初期大家为了生存会齐心拼命干,一旦有点成就了,就容易产生矛盾。如果大家闹分家,对企业是很大的威胁,因为刚刚盈利的时候只是账面上有钱,企业往往分家就死掉。第二是价值观不一致,几个股东都是科班出身的大学生,当年拼命学习考上大学,但由于教育体制原因没办法自己选择专业,毕业后又是被动分配,造成专业、工作都不是自己所喜爱的。

  为了解决这些矛盾,这群聪明人创出一种新的模式——以股东参股形式组建相关公司,经过一段时间业绩做起来后,大家相互进行股权置换。即股东按相同比例对这些公司注资,企业负责人股份比例则比其他人高一点。这样一来,大家既不会由于分开而撤资,又能发挥协同作战的正面效应。

  当时在这种模式下共衍生了5家公司,特地陶瓷就是其中之一。2002年特地陶瓷在佛山注册成立,在2004年冯红健从科达机电来到特地陶瓷出任董事长。

  他将特地陶瓷定位为中高档,坚持走原创之路。特地公司产品研发一直走在行业的前头,2002年首创“反打微粉技术”和“聚晶微粉技术”,至今仍是业内主流的生产技术。2006年研发出健康功能性产品“负离子釉面砖”,获得了“国家发明专利”,作为企业独家参与相关国家标准的制订。

  目前,特地拥有代表业界领先水平的I&I(创意研发)中心,在佛山设有两个生产基地,2007年再投资12.8亿,在瓷都景德镇建造了1800亩的特地工业园。

  除了在产品创新方面屡有建树外,特地站在行业高度提出“不仅仅是空间”的营销理念——终端提供的不仅是空间的展示,更多的是体现出社会与环境、科技与产品、设计与人性的和谐。特地陶瓷从单纯的“卖产品”跃升到“卖空间”的层次。

  产品研发

  记者:特地陶瓷如何贯彻中高端定位?怎样进行产品的创新、研发?

  冯红健(以下简称“冯”):既然定位于高端,就不需要跟定位低端的企业拼价格。对于同样中高档的同行,我们就在产品和营销上下功夫,在设计上做得比别人更好。

  但中高档的产品注重个性化,成本一直没法降低,只能通过终端销售来消化。这段时间我一直在思考这个问题,中高档品牌以后应该怎么走?对于传统行业来说,是否一定要无限地扩大呢?很多老板被迫把企业不断地做大,最后刹不住了,一下子全垮了。在长远与目前、规模与利润间,如何取舍,这是个大课题。

  在“创新”方面,我们走得比较靠前,一直以来研发投入很大,也申请了一些专利。像“轻质砖”、“负离子釉面砖”、“陶瓷薄板”这种独创的产品一个一个研发出来,比如“微粉”砖(技术)是我们最先做出来,现在是行业里人人都知道的主流产品。

  在传统的陶瓷行业,搞研发的厂家很少,大多都是去直接仿制。我们除了强调产品自主研发,还有个重点是在配套方面做得前沿一点,因为在市场上产品的附加值往往就体现在配套上。其他厂家可以仿我们的主材,但配套跟不上,效果就出不来。产品相关配套需要很大的人力、物力投入,还需要形成系统,不是那么容易的。

  记者:在污染比较严重的传统陶瓷行业,怎样进行节能减排?

  冯:节能减排是必须要做的,一方面减少资源消的耗,另一方面这肯定是以后的发展大方向。(现在已经列入十二五规划)但这需要一个过程,比如现在的地面砖的厚度完全是没必要的,换句话说是存在功能过剩,但老百姓觉得这样实在,因此需要国家相关部门牵头修改行业标准。

  必需要说一点,目前大家对陶瓷的污染存在着误解,陶瓷生产不同于其他产品,它的生产链很短,从原料到成品的过程都集中在一个厂里边。陶瓷生产中的污水、二氧化硫排放、粉尘三种主要污染,都是可以控制的,关键看企业愿不愿意承担这个成本。特地景德镇生产基地在这方面的控制很严格,从厂房设计、管道设计就开始考虑(环保),还跟政府签了协议,厂房周边保留三分之一的山体树林用于吸收粉尘。

  空间设计

  记者:什么是空间设计?怎样进行设计?

  冯:我们了解到“空间”的概念跟国民收入有关,当人均超过三千美元的时候,老百姓的消费方式就不一样了,他们追求的不是普通的消费品而是一个有机组成的、多功能的满足生活需要的空间。当人均达到七千美元的时候,他们的需求又再高了一个层次,可能会增加满足品位、享受等概念。特地陶瓷定位于高端并不是单纯价格卖得高,我们要为消费者设想,更多地满足人的需求,而不是单纯是卖一块砖。

  空间设计体现在产品的整个价值链中。在产品投入开发前,要想好主材选取什么材质、设计是什么风格?怎么做才漂亮?纹理怎么弄出来等等问题。我们是做设备出身的,对于如何做出一个市场接受的好产品,还是很有前瞻性的。在产品开发过程中,我们同时进行产品配套研究,可以配套很多不同的东西提升产品的附加值。

  产品生产出来后,进行后期加工可以营造很高的附加值,能帮生产商解决很多问题。比如用水刀切割机进行后期加工,能制作出更多的造型。产品后期搭配方面,可根据颜色的搭配,配备不同的灯光,不同的花纹拼接,使产品装饰效果再提升一个层次。在装饰时,我们还可以不用陶瓷,改为搭配石材或树脂。这中间的技巧与变化十分多,能给予客户很高的产品附加值。

  我们的专卖店展厅里基本都是以模拟间的形式展示产品,设计融进空间概念、设计理念、配饰搭配,连灯和家居也需要精心设计。这些工作由特地的艺术中心专门来做,我们有几十个设计师组成的强大设计团队。我们追求的最高境界是,使客户进来了以后有仿佛到了家里的感觉,他们直接采用我们的空间方案,将整个样板间搬回家。

  要想在市场销售好,一定要有一个好的展厅。我们为经销商做展厅的设计方案,并把设计里面的概念灌输给他们,使他们了解特地陶瓷的产品的内涵,更好地进行销售。特地的展厅正在实现标准化,包括产品、配饰、设计等都有标准。有一段时间由于没有实现展厅的标准化,客户的设计方案不断修改,耽误很多时间。标准化后可以省很多成本,我们相信做好产品还要做好设计的有效沉淀,企业才能上一个台阶。

  与经销商博弈

  记者:在建立经销队伍方面,存在哪些问题?你们是怎样解决的?

  冯:陶瓷销售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经销商队伍。以前业内都是走厂家直销或者代理制,现在大部分是经销商制。“代理商”和“经销商”是两个不同的概念,代理商跟厂家的联系紧密一些,厂家直接派业务员进驻,对价格控制很严。代理制存在一个问题,代理商可能会直接把派驻的业务员“挖”了。

  经销商跟厂家的联系松散一些,他把产品买回去再卖,双方通过契约约束运营。经销制也存在一个问题,厂家对经销商的控制力不是很强,虽然保证了资金的周转,但牺牲了市场。

  经销商的销售取决于渠道上有没有合适的消费群体。我们定位于中高端,不是所有人都能消费得了的。经销商开店后要生存下来,必须有一定的销量。我们就改变经销模式,先在一线城市建专卖店,并且控制扩张速度。我对经销商要求是,在主流市场开专卖店,且只经销特地这一个品牌。到目前为止,我们一直稳定在一百家经销商左右,一个经销商拥有3到5家店,总数就是5、600家店。

  我们通过市场策划和终端培训支持经销商,在专业市场和卖场投放大量广告,定期跟经销商联合做促销活动,既提升销售也拓展营销的渠道。

  下一步,我们计划好通过分析人口、GDP数据选择一些空间大的地方市场,以几个业绩出色的经销商,打造出标杆榜样。今年我们已经树立了几个标杆,他们在当地的表现强势,例如云南的昆明、华东的无锡等地的特地经销商,稳居市场的前三甲。

  记者:如何处理厂家、经销商、卖场三者的关系?

  冯:厂家与经销商,经销商与卖场,厂家与卖场这三者的关系是将来陶瓷行业需要解决的棘手问题。

  谈到厂家与经销商的关系,在中国建陶行业的发展过程中,各个厂家在很多地方设立了经销商,打响自己品牌的同时也树立了经销商的品牌。对于这些做大了的经销商,厂家根本控制不了。

  经销商和卖场双方是博弈的关系,品牌生意很大因素看在卖场的位置好不好。现在专业卖场的租金太高,搞促销还要另外交费。卖场旺的时候,店的生意不好,卖场就会把你赶出去。卖场生意不好的时候,商家也会集体要求降租金。矛盾相当尖锐,经销商有时候会借厂家的力量跟卖场谈判。

  有很多经销商是从做“夫妻店”起家的,慢慢发展起来就会变得难控制。我们会对经销商进行筛选,要求他们减掉经营的其他品牌,帮助他们聘请职业经理人进行公司化,形成公司与公司的对接,提高沟通效率。现在终端市场已经形成了一个职业经理人群体,为今后的形成良性的市场格局打下了基础。

  下一步,我们要整合渠道,不整合的话没有出路。实力强的企业会自己建渠道,强势经销商也可以合作建设渠道,像福建地区的几个寡头企业就合资建一个卖场。这种模式对双方都好,厂家与经销商合作建设终端是今后的一个发展方向。

  投资景德镇

  记者:为什么考虑到景德镇建厂?如何搭建平台?

  冯:景德镇特地生产基地主要生产墙砖,即釉面砖。为什么会建立在景德镇,当时有两点考虑:一是大政策,佛山提出产业升级,腾笼换鸟计划,要求一些企业外迁。我们的经销网点在华东沿海比较集中,从地理位置上选择景德镇是最好的。二是景德镇是传统意义上的瓷都,人们有陶瓷的情结,我们做陶瓷的就应该去那里。三是我们做好瓷砖后,就会涉足瓷器,因为在空间设计中,瓷器有很好的空间表现力,它是中国的瑰宝,我们有责任传承它。

  一直以来,景德镇瓷器采用的是传统作坊模式,大师之间各自的风格也互不融合,彼此间老死不相往来,造成(瓷器业)不能有更多的创新出现,对于这个发展状况,我们感到很惋惜。

  作为陶瓷人,我们希望先以建陶为产业基础,然后通过产业带动文化,进行挖掘和延伸。我们的计划是,在景德镇打造一个陶瓷文化交易平台。

  我们注册了一个当代官窑研究院,希望以重新打造“官窑”为出发点,重新挖掘中国的瓷器文化。当代官窑要根据当代人的审美观、造型,以及当代先进的工艺复兴瓷器的光辉。

  另外,我们建立了景德镇明清园作为平台,里面设有工作室、会议室,配套了餐饮。全国各地的陶瓷艺人来了,我们可以提供工作室,希望他在里面安静地创作,出一些好作品。这个交流平台虽然已经初步搭建起来了,但还面临着一些困难,真的任重而道远。

  冯红健特别喜爱高尔夫球运动,可以说是上瘾,最勤的时候,每天都去打9洞,6点半起来打两个小时,8点半打完洗个澡,9点半到公司。最多的一年竟然打了足有200多场。

  对于为何如此痴迷,他阐述到:

  第一,高尔夫球是一个任何人都可以参与的运动,从8岁到80岁都可以打,不同水平的人也可以一起比赛。一场球下来要四个多小时,步行近10公里的路,有足够的运动量。高尔夫球球场环境优美,空气清新,令人心旷神怡,对于身体和心灵健康很好。同时球场也是理想的谈判场所,有足够的时间和耐性,生意场上的事情在打球的过程中都能解决掉。

  第二,高尔夫有很高的技术含量,投入其中可以领略到它变化无穷的魅力。每一个高尔夫球场都是不一样的,在打球过程遇到事件也不一样,每打一个球的环境状况和自我状态都不一样,这就需要很有策略,成功处理球后会很有满足感。

  第三,高尔夫是一个自己跟自己较劲的运动,是一个折磨人的运动,但越折磨自己就越上瘾。

  第四,高尔夫球和经营策略有相通的地方,对我最大的启发可以总结成一句话:“球要一杆一杆来打,事要一件一件来做”。我认为打球也体现风险与收益的关系,使用高风险的打法,自然收益相对高,但出错的机会也大。是攻?是稳?如何平衡风险与收益,你需要冷静地考量,这一点和商场上的决策是一致的。

  以上几点,足以说明高尔夫的美丽。很多人都认同打高尔夫是会上瘾的,我们行业内笑称之“绿色鸦片”。

    ——本信息真实性未经中国陶瓷网证实,仅供您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