竞技场上,当冠军、亚军、季军登上领奖台,颁奖者把奖牌挂在他们胸前或递上奖杯的时候,人们会对他们发出热烈的欢呼,他们也兴高采烈地向人们频频招手致意。这时的他们也确实光彩鲜亮,令人羡慕。而引人羡慕的不只在领奖台上,更让人羡慕的是从此以后,名利会向他们接踵而来,他们为今天获奖所付出的辛劳也终于得到了回报。
这是成功者的荣誉,也是成功者的实惠。人们把双眼盯着他们,也理所应当,天经地义。
但在人们把眼光盯着成功者的时候,常常看不到、想不到或者会忽视那些无缘登上领奖台的人。其实他们的人数比登上领奖台的人不知要多出多少倍,他们所付出的辛劳也未必没有成功者付出的多。可是,由于种种原因——或者是自身的原因,或者是客观的原因,或者仅仅是缺少一点运气,而名落孙山。这人数更多的“失败”者——如果可称为失败者的话——常常却被人们置之脑后。
不独是竞技场上的成功者。任何一个领域、一个行业的成功者都受到人们的青睐,受到人们的追捧。那些不成功者,虽然人数更多,也难得进入人们的“法眼”。
于是,许多人以成功者为榜样,以为只要像他们一样不屈不挠、持之以恒地努力奋斗,就也会取得他们一样的成功。有道是,世上无难事,只要肯攀登;只要有恒心,铁杵磨成绣花针。于是成功者的经验,成功者的道路,被人们津津乐道,被人们身体力行。
鲁迅成功了,以为只要像鲁迅那样把别人喝咖啡的时间都用到读书、学习、写作上,就也会如奶牛一样,“吃进去的是草,挤出来的是奶”,在文学上成就一番事业。丁志晖在打桌球上成功了,以为只要像丁志晖一样,从小学起就辍学,一心一意、专心致志打桌球,就也会如他一样扬名天下。郎朗成功了,王宝强成功了,“大衣哥”成功了,不少人便趋之若鹜,也想把自己复制成第二个郎朗,第二个王宝强,第二个“大衣哥”。
但是,奇迹通常都是不可复制的,不然,就不能叫“奇迹”,而要叫“偶迹”了。成功也并非简单就可复制。姣姣的成功者毕竟是少数,一般都由复杂的因素造成,甚至只是独自的“这一个”。当缺乏这些因素、不具备这些因素时,单靠拼搏,是拼搏不出来的。所以在雄心勃勃追求成功的道路上,如愿以偿的乃是极少数。大多数都会默默无闻。
诚然,不能因此便菲薄那些孜孜不倦地追求成功者。追求,还有成功的可能,而不追求,肯定会与成功绝缘。所以,仍然应当鼓励追求。但是,同时也应当想到、看到另一面,就是存在着、更存在着不成功的风险,一定要有这方面的思想准备。
真正的智者是能进能退,善进善退。勇于向前进取,争取成功。同时也充分想到若不能成功,则有第二、第三预案,不一条道跑到黑,不在一棵树上吊死。不能取得大成功,中成功也好,小成功也不错,即便与自己原来设想的成功无缘,失败了,但只要努力了,尽力了,也不算虚度年华。其实,一个人一生只要自食其力地活着,不给社会、不给他人造成负担和损害,自己活得快乐,就不能说不是成功的人生。
有一篇文章,传说是屈原所作,名为《渔夫》。里面那个渔夫敲着船弦,唱了有这样两句歌词的歌:“沧浪之水清兮,可以濯吾缨;沧浪之水浊兮,可以濯吾足。”是说河水清洁时,我洗帽子;河水浑浊时,我洗脚。左右逢源,皆得其所。追求成功也应类乎于此。如愿以偿地成功了,好,我洗帽子;事与愿违地失败了,没关系,我洗脚。人生的路多得很,这条走不通了,我走另一条。“一个羊一个草地”,总有属于我的“草地”。
大胆地追求成功吧,但不能义无反顾。追求中也要“反顾”,看好退路。不成功也不成“仁”,而要继续做一个正常的人快乐地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