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陶瓷行业普遍提及“创新”一词时,佛山市远泰陶瓷化工有限公司(以下简称“远泰”)总经理巫汉生提出了他的整合思想:中国建陶走到今天,仅仅依赖一个行业的创新是远远不够的;只有创新产业链上的所有环节,才能快速提升行业的发展速度。“上下游产业链资源的整合是创新的基础和保障。”
远泰凭借在行业推出具有开创意义的二次烧微晶干粒,在过去两年实现了销售业绩翻两番。今年上半年,在行业普遍反映市场前景不明朗的形势下,企业在1-5月份的销售业绩和去年同期相比,仍然保持40%的高速增长。“我们之所以在行业‘寒冬’中保持强劲的增长势头,一是坚持创新,二是坚持对上下游产业链资源的整合。”巫汉生表示。
整合产业助推行业标准化
“从原料商到陶瓷厂,甚至是我们的同行,就是产业链上的所有行业都是需要整合的,整合在一起才能做到所谓的‘标准化’。”巫汉生告诉记者,企业的色釉料做得再好,如果没有机械和原料的配合,仍然是做不好的。整合这一概念的提出也是基于这样的考虑。
整合有利于陶瓷企业做出优质的陶瓷产品。巫汉生表示,某些国外喷墨企业展出的瓷砖特别精致、色彩层次感鲜明,其原因在于他们在图案设计、墨水发色、机械打印、产品烧成等环节都配合得很好,这是一个产业链配合的结果。“中国的瓷砖之所以给人感觉一般,很大原因在于其在产业链整合上做得不够。”
整合有利于推动行业进一步实现标准化,而标准化又有助于行业实现良性竞争。以色料行业为例,一般情况下,每个企业都会自主研发出一到两种颜色,其他颜色则从其他企业买回,然后通过细加工再向外销售。但由于缺乏标准化,销售出去的产品质量可能会参差不齐。
“如果原料标准得到规范,大家对原料成本就有一个清晰的认识,不会随意在价格上做文章,色釉料企业要做的就是通过细加工来提升产品附加值,这种整合就属于一种良性竞争。”巫汉生说。
良性竞争能为企业创新创造良好的条件。“创新包括两方面,第一是企业通过创新,积累一定的利润,然后自身再去创新;第二是在别人创新的基础上再去创新,这个叫整合或良性竞争基础上的再创新。”巫汉生认为,“良性竞争或整合是创新的基础。没有这个基础,我觉得创新是很难做起来的,即使做成了也是偶然的。”
整合创新把概念变为产品
在结束不久的2012广州陶瓷展上,远泰推出的厚度仅为1mm的“陶瓷纸”新品受到广泛关注。
近日走访远泰的营销中心时,巫汉生向记者展示了另外一款新品———多孔陶瓷薄板。虽然行业早已研发陶瓷薄板,但多是通体的,远泰的这款产品则是多孔的,具备好烧﹑保温等优点,从应用上讲,该产品既可以上墙,也可以下地,具有非常高的强度和耐磨度。
巫汉生表示,多孔陶瓷薄板的诞生来自产业链的整体配合,没有机械和粉料的配合是不可能研发出来的,它是应用了十分精细的非常规材料,结合多道工艺才做出来的。“非常规的想法,把它变成现实,就是创新,这就是一种从概念变为产品的尝试。”
“中国建陶经过几十年的高度膨胀,大家都在追逐量的利润,而不是把重点放在技术提升,也没有真正去思考整合创新这种思维。”与合作企业互助互利、合作共赢是远泰一直坚守的原则。“可能会有人不认同我所提出的这一概念,但我们会先做好自己。”巫汉生说。
随着陶瓷喷墨打印技术的盛行,远泰也致力于陶瓷墨水的研发。对于企业的陶瓷墨水,巫汉生认为“整合”是首要基础,先把整个链条的利润合理化之后,再以租赁或打包的形式将设计、墨水、色釉料等提供给陶瓷企业,让他们生产出最好的产品。
整合营销提倡利润合理性
目前整个行业都提出“转型升级”概念。巫汉生认为转型升级包含两大范畴,第一是产业链的转型升级,比如薄板化产品,它们真正运用了新技术和新工艺。还有节能窑炉、环保材料、材料标准化,它们能降低能耗等;第二是企业从原来无利可赚到有利可赚的转型,但由于是小范围的转型和提升,并没有真正为行业与产业做出太多贡献。
业内人士指出,这是一个营销为王的时代,营销对陶瓷企业的重要程度不言而喻。
营销作为一个系统工程,在巫汉生眼中,营销也是一种整合。他提倡各企业都应该维护好一个相对合理的利润,一个企业或一个行业的力量有限,如果可以打包整合起来,那这个力量就是比较强大的,也可以进一步做到节能环保、节省资源,如果做到整合了,就可以做到资源的合理配置。
“目前行业大多数营销模式是各自为政,没有整合,企业只管生产自己的东西,于是拼命地用大量的人力和物力,包括营销手段,甚至是低价竞争去争取自己一小部分的利润。如果真正整合了,就可以设定标准化的门槛,只有标准化的东西,才能很好地去整合。”
企业的营销离不开良好的管理体系。据了解,目前远泰正在“苦练内功”,投资近百万元进行内部培训和学习,让全体员工能更好地树立价值观,打造有责任感的团队,搭建良好的平台,最终统一思想和行动,更好地为客户服务。这样企业管理的提升和员工思想观念的转变将带动远泰在行业寒冬中保持高速增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