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陶瓷网 - 陶瓷行业门户网站 !

商业资讯: 行业动态 | 建筑陶瓷 | 卫浴陶瓷 | 陶瓷机械 | 日用陶瓷 | 陶瓷原料 | 行业报告 | 价格行情 | 国际市场 | 陶瓷常识

你现在的位置: 首页 > 商业资讯 > 业内精英 > 古陶瓷大师传人加入信报收藏顾问团
Q.biz | 商业搜索

古陶瓷大师传人加入信报收藏顾问团

信息来源:taoci163.com   时间: 2014-07-18  浏览次数:1170

 孙瀛洲之子孙洪琦先生

    7月14日,故宫博物院退休专家 、已故一代宗师故宫博物院古陶瓷学者孙瀛洲的嫡系传人孙洪琦先生 ,加入信·典藏艺术俱乐部,成为陶瓷鉴赏高级顾问。孙洪琦将参与后期俱乐部举行的高端论坛 ,俱乐部会员陶瓷鉴赏等活动。孙洪琦自幼跟随父亲学习陶瓷,在古陶瓷鉴赏方面经验颇丰,达到“一看一摸一掂量”便可知陶瓷新老的境界。他本人也担任中国文物学会会员、中国古陶瓷学会会员、浙江电视台《宝藏》栏目专家顾问等职务。
    1“古陶瓷都带着老气的灵感”
    提起孙瀛洲,收藏古陶瓷的人都会肃然起敬。他是采用类型学方法对明清瓷器进行排比研究的第一人,使明清瓷器的鉴定从朦胧走向清晰,可以说是我国明清瓷器科学鉴定的第一奠基人。而孙瀛洲的儿子孙洪琦先生 ,自幼受父亲熏陶,继承了父亲精准的眼力和对陶瓷的热爱,成为当代收藏界令人敬仰的古陶瓷鉴赏大师。
    “我父亲是个普普通通的人,一个不起眼的人,但他也是个伟大的人。”这是72岁的孙洪琦眼里的父亲形象。他提及父亲当时喜欢赶“晓市”,就是北京城里天亮前就结束的集市。当时很多清朝的遗老遗少们白天要避嫌,就赶“晓市”去卖东西。那时候没有手电,其父孙瀛洲就用手摸,最后练就了手一摸就知道古陶瓷是什么年代的“绝活”。孙瀛洲在故宫工作期间,同事将官窑、哥窑、汝窑打乱了顺序,让他闭着眼摸,结果他一摸底就知道是什么窑口的瓷器。
    孙洪琦提及自己现在练就的眼力,一方面是继承了父亲的基因,另一方面也与耳濡目染多读多看有关。“有些东西,只可意会不可言传。”孙洪琦说,很多感官体验无法用语言文字贴切地表达出来。但他跟老物件的感觉,就像是跟父母呆久了,咳嗽一声便知道是他们来了一样。拿起来一看,耳根子一摆,就知道新老。“老物件带着老气的灵感,它们自己会说话。”孙洪琦说。
    2 判定新旧一要静心二要多看
    练就炉火纯青的鉴别水平,有什么诀窍?孙洪琦说:“父亲从小就是告诉我们,要静下心来,自己自然会有所感觉。”
    他看陶瓷的时候,通常会观察青花颜色、外观造型、釉面、底款、胎体重量等多方面。但近视眼、远视眼等根据个人生理条件的不同,获得的感官也有所差别,最重要的是抓住自己的感觉。而感觉的培养,就是要多看。读万卷书,还得行万里路。他之所以有现在的眼力,也是从小受父亲的熏陶,看了不少藏品和真迹。据了解,孙瀛洲先生经营古玩生意达36年,最后将自己多年收藏积累的3000余件文物捐献给了故宫博物院 ,其中2000多件陶瓷,明成化斗彩三秋杯等25件瓷器被定为一级文物。
    孙洪琦说,1960年代中期,他凭借自己努力,考上了北京市文物局第一期文物培训班,开始了正规的文物鉴定学习。他20多岁在文物局工作时,眼力就不一般,“基本上没有看走眼的东西”。之后因为家庭不幸落难,他被发配陕西,接受贫下中农再教育,这期间也对陶瓷念念不忘。山西也是文物大省,他一有机会便搜寻周边的陶瓷,对其进行观赏断代。到1980年回到北京后,他还是经常逛各种展览,到藏友家谈瓷论道。如今他虽然已经退休,但仍然全国各地跑,参加各种收藏方面的公益活动和陶瓷方面的鉴赏交流。
    3 陶瓷鉴赏不可“一锤定音”
    对于陶瓷的鉴别,孙洪琦更喜欢用“鉴赏”两个字来形容。“鉴定就是一锤定音,学术问题不能一锤定音。”他说,陶瓷的鉴别,“仁者见仁,智者见智”,都不能说是最终的定论,只是个人的结论。以现在市场上的一些仿制品来说,也许到了几百年后,也就变成了文物。而景德镇现在出产的东西,有的也能卖上十几万元。
    他认为 ,收藏如果从市场的角度来看,是买方市场。买方需要和喜欢,东西就是有价值的。他有的时候也去市场逛逛,偶尔也会发现真品,有些可能也不是倒代品,但仍然可以用来鉴赏。“陶瓷最好不要用真假,而用现代艺术品和历代艺术品来划分。”他说。不过对于将收藏视为投资对象的人来说,也要提高识别能力。投资有风险,投资需谨慎。在他看来,投资收藏也像投资股票一样,风险掌控不了 ,必须有一定的鉴赏知识和水平。“我现在主要是收藏一些普通的东西,包括标本一类的,仅供自己研究探讨。”孙洪琦说,他还是希望收藏者能够通过收藏陶冶情操,规避风险,理性对待收藏。
    谈青岛:应打出自己独特的品牌
    “我经常来青岛,青岛就像是我的第二故乡。”提起青岛,孙洪琦感情颇深。他想起父亲在解放前也经常来青岛。因为山东是中国文物大省,也是孔孟之乡,有着丰厚的文化底蕴。清末民国初年,不少清朝遗老遗少们定居在此。
    孙洪琦也考察过青岛的收藏市场,他认为青岛有很多藏家,是人才聚集的地方。他建议说,青岛的文化收藏不要模仿别的城市,要打出带有青岛特色的品牌。以本土化为基调,一切以本土化为基础。书画方面,青岛有很多的书画家,可以以挖掘和宣传本土书画家为主。陶瓷方面,青岛虽没有明显的窑口,但山东有出土的黑陶,淄博、潍坊等地的陶瓷文化也挺丰富,可以以宣扬齐鲁陶瓷文化为主。
    孙洪琦先生喜欢青岛,他表示自己也将经常来青岛。此次加入信·典藏艺术俱乐部,孙洪琦将在后期俱乐部举行的陶瓷鉴赏会和高端论坛等活动中现身,与陶瓷爱好者们共同谈瓷论道。对于很多年代判断不定 、新旧模棱两可的陶瓷制品,可以由孙老来“掌眼”。
    孙洪琦简介
    孙洪琦,故宫博物院退休专家,是已故一代宗师故宫博物院古陶瓷学者孙瀛洲嫡系传人。是孙瀛洲纪念馆、孙瀛洲古陶瓷学术研究负责人。孙洪琦先生自幼受其父孙瀛洲的传授教诲,长期从事古陶瓷研究,潜心探研、治学严谨、唯重实践、尊崇客观,在陶瓷理论研究中颇有建树。他多年来配合有关专业研究曾重点考察过我国南北方的一些瓷窑遗址,参与了《中国大百科全书》“文物卷·博物馆卷”等大型图书中有关陶瓷条目的撰写,结合故宫藏品撰写论文二十余篇。

    ——本信息真实性未经中国陶瓷网证实,仅供您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