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艺”是从陶瓷中衍生出来的艺术形式,近年来都这么叫。而我以为,陶艺是作者对其作品的一种通称吧了。其实哪件陶瓷作品算是,哪些又不算是“陶艺”呢?难以界定。所谓陶艺作品,大概与我们日常生活所用的器皿是有差异的。它是作陶人某阶段,凭灵感、爱好而创作的“陶瓷艺术作品”。在他们的创作理念上,用深奥之说,大有“吾心即宇宙,宇宙即吾心”之感,用平实的话说,陶艺就是用陶土来创作的“艺术作品”。
远古周易中有五行八褂的符号,金、木、水、火组成了大千世界,它诠释乾坤万物。而恰恰巧合,陶瓷的产生过程,又涵括了这八褂五行。如陶釉含金属,陶泥为土,水拌陶土,火烧陶器。如此辩证互为依存,互为转换,这样说来世上还有何等艺术有这么深厚的文化内涵呢?陶泥秉性有如“太极”在千揉百绕中诞生了一个造型,在烈火的烧烤下作品得到了“永生”,这是陶艺,也是人生。
今天人类,一面在追求高物质的享受,一面又想在精神的家园中寻觅过去,返回自然。精神的追求往往具有双重性,泥是人类生命的本源,它滋养大地万物,正因为它是自然的物质,所以它显示出来的美,正好弥补了这个时代的空隙。于是陶、木、竹、藤等自然的物质在略加修饰后,又重新进入了现代都市的生活中,成为艺术的“新宠”,在城市小资们精神困惑与惘然时,能得到一丝心灵的慰藉,也许这是当代陶艺升温的一个原因吧。
陶艺历经千年,盛载着光辉一路走来。陶艺要发展,就离不开创新。寻求创新是艺术永远的话题。创新是绝对的,但创新不是对原有的“破坏”,更不是对传统的否定。在形式与内容的问题上,不是简单的理解陶艺只要“歪斜”、“粗糙”、“晦涩”、“怪异”即可。而是看其能否表达出陶艺美感,并具有民族艺术特征,在形式内涵上能吸取优秀的传统文化为我所用。毛泽东说“人民生活中本来存在着文学艺术原料的矿藏,这是自然形态的东西,是粗糙的东西,但也是最生动、最丰实、最基本的东西……它们是一切文学艺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惟一源泉”。假如我们割断了这种文化的联系,一味地照搬或摹仿某种形式,只能成为无土之木,无源之水。民族有历史,艺术家有国籍,古今中外没有哪位艺术家是靠摹仿何种“经典”而成功的。一部陶瓷史,也可以说是一部中国文化的历史。站在这个高度我们看到了民族文化发展的脉胳,在长期文化演变过程中,它所蕴含的审美形式准则,即在题材内容上的装饰、含蓄与内敛性,传递着天真、平淡与不张扬的“青瓷”境界。我以为这就是薪火相传的文脉,是我们所需要继承的遗产。
陶艺管窥
信息来源:taoci163.com 时间: 2014-07-25 浏览次数:5852
——本信息真实性未经中国陶瓷网证实,仅供您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