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陶瓷网 - 陶瓷行业门户网站 !

商业资讯: 行业动态 | 建筑陶瓷 | 卫浴陶瓷 | 陶瓷机械 | 日用陶瓷 | 陶瓷原料 | 行业报告 | 价格行情 | 国际市场 | 陶瓷常识

你现在的位置: 首页 > 商业资讯 > 陶瓷文化 > 中国传统陶瓷釉色之铜绿釉
M.biz | 商业搜索

中国传统陶瓷釉色之铜绿釉

信息来源:taoci163.com   时间: 2014-08-15  浏览次数:8015

    铜绿釉是中国传统陶瓷制作中必不可少的釉色之一,其主要成分是黑铅末加古铜末以及石末等。由于含氧化铜的石灰釉在还原气氛中呈红色,在氧化气氛中则呈绿色,所以这些以铜为着色剂的绿釉被称为“铜绿釉”,也有人因为里面含铅较多而称其为“铅绿釉”。根据烧制温度高低,铜绿釉可以划分为高温铜绿釉与低温铜绿釉,在明清官窑中,铜绿釉大多作为低温釉使用。
  在中国陶瓷史上,铜绿釉应用相当早,汉代已经出现以铜作着色剂烧制铅绿釉的先例,唐代更是广泛应用到唐三彩的制作中。宋金时期出现磁州窑黑彩绿釉制品,表明工匠已经能够将其与黑彩和谐搭配,熟练使用。
  明永乐朝御厂制瓷技术显著提高,低温绿釉逐渐向多样化发展。根据烧制时瓷胎表面有无玻璃釉的情况,可以把当时的绿釉器物简单分为素胎绿釉与釉上绿彩两大类。
  素胎绿釉器
  素胎绿釉器是在烧制好的素胎表面直接施低温绿釉,然后入窑二次烧成。根据制作特点,可以分为单色釉制品与素三彩制品。
  通常,御厂在烧制好的素胎表面单独施用低温绿釉制作成单色釉制品,为了增添艺术效果,还会在素胎表面刻画、堆塑各种图案纹饰。明初烧制的单色绿釉制品很少见,传世品仅见台北故宫所藏宣德绿釉碗。
  素三彩是明代最常见的素胎绿釉与其他各色低温釉结合(如酱、紫、黄等)烧制的器物。该类制品从永乐时期就开始大量制作,宣德、成化、正德等各朝都较为常见,是当时御厂制作量最大的素胎低温绿釉器物。
  景德镇御厂旧址考古发掘出一件比较特殊的素胎绿釉器,从发色判断,将其归为孔雀蓝釉似乎更贴切。孔雀蓝釉又称“法蓝”,也是以铜元素为着色剂的低温彩釉,因为烧制后呈现亮蓝色调而得名。由于部分器物发色偏绿,也有人将其命名为“孔雀绿”或“法翠”。除了发色不同,从原料、烧制温度以及制作特点看,低温绿釉与孔雀蓝釉很相似。
  釉上绿彩器
  永乐时期,御厂还在高温烧制好的瓷器的釉面上施绿釉,二次入窑低温烧制,此时绿釉被作为釉上绿彩使用。从御厂旧址发掘情况看,当时制品的种类不多,主要是器托、渣斗等。到宣成时期,品种、数量才逐渐增多。
  宣德时期,御厂利用娴熟的色釉制作工艺创新出青花五彩,其中釉上绿彩极其重要。到成化年间,统治者热衷青花五彩,模仿景泰蓝烧制的斗彩瓷更是达到明代彩瓷制作的巅峰,釉上绿彩的作用自始至终不可替代。除此之外,明代中后期兴起的五彩瓷中,釉上绿彩依然必不可少。
  到了清代,从整体看绿釉器基本继承了明代的制作方法,只是有些细节在不同时期略有变化。例如,康熙时期素三彩不仅大量使用暗刻工艺,还经常使用黑彩绘制图案,加上较多地使用乳白釉,所以制品显得与以往大不相同。到了雍正之后,不仅做工工整、细腻,发色也比以往娇艳。
  雍正御厂还制作了一种绘画风格类似宣德孔雀蓝制品的黑彩绿釉器。该类器物的制作工艺是在烧制好的素胎上使用黑彩绘画,然后覆盖绿釉,入窑二次低温烧制。雍正御厂陶瓷绘画风格严谨,把黑彩与绿釉完美结合在一起,给人新颖、明快、别致的感觉,成为清代彩瓷中又一亮点。该种制作方式在康熙素三彩与五彩器物中都曾经局部出现过,只是当时没有把它作为一个单独的釉色品种来发展利用。
  清初,许多西方人携带着欧洲的先进科学技术来到中国,并把现代的制釉方式带到景德镇御厂,于是清代官窑陆续出现非传统釉色制品,如用硫酸钡、碳酸钙、硼酸等配制的釉料,烧成后器物釉色偏淡黄色,微微发绿,与绿松石色泽相似,称“松石绿”。这些工艺交流导致官窑制瓷中绿釉进一步向复杂化发展。
  低温铜绿釉作为明清彩瓷制作中的主要彩釉之一,不仅适合素胎釉,更适合釉上彩,所以在素三彩、五彩、斗彩中被广泛应用。即使在后来的粉彩瓷制作中,它作为釉上绿彩也是必不可少的釉彩,让人深感其无处不在。然而,低温铜绿釉也有其自身不足,即制作素胎器物时,由于其与胎面结合处两者膨胀系数很难吻合,容易形成细小开片,并影响接触面的附着力,时间久了或者受到腐蚀后容易剥落。特别是明初阶段,这一现象尤其突出。即便如此,低温铜绿釉仍不失为一种经济、简单的传统釉彩。
    ——本信息真实性未经中国陶瓷网证实,仅供您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