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陶瓷网 - 陶瓷行业门户网站 !

商业资讯: 行业动态 | 建筑陶瓷 | 卫浴陶瓷 | 陶瓷机械 | 日用陶瓷 | 陶瓷原料 | 行业报告 | 价格行情 | 国际市场 | 陶瓷常识

你现在的位置: 首页 > 商业资讯 > 行业动态 > 古陶瓷特征群鉴定模式概述
L.biz | 商业搜索

古陶瓷特征群鉴定模式概述

信息来源:taoci163.com   时间: 2015-02-13  浏览次数:6533

    若干年来,在我寻觅、收藏、研究、鉴赏中国古陶瓷的漫长时间里,经历过许多回合的第一次,这些第一次都是在自己没有相应的见识阅历,缺少相关的知识储备,也没有任何他人的经验教训可作参考借鉴的时候猝然遭遇的。这些突如其来的邂逅,很多都需要在极短的时间内迅速进行是非判断,当即做出取舍决定。
    每每面临这些骤然而至的机缘或陷阱时,我都会对古陶瓷行业内奉若神明的“标准器”鉴定模式感到深深的失望,当我试图找寻“标准”去套量时,却发现世上根本无此类“标准”可依。并且,这种仓促间的遭遇往往一闪而过,容不得你进一步求证。你要是坚信“标准器”的鉴别模式,肯定就会放弃许多千载难逢的机遇。而一旦放弃,轻者只是与古代珍品擦肩而过;重者也许就会因你的不屑,引发连锁的不屑,最终导致历尽磨难的古陶瓷瑰宝再度落魄、乃至惨遭毁灭。
    我渐渐意识到,我们信奉了几十年的古陶瓷标准器鉴定模式肯定出现严重问题了,亟需升级换代了!在新时代、新形式下,仅仅依靠“标准器”的鉴定模式去鉴别丰富多彩的古代陶瓷真品,鉴别借助高科技手段的假冒伪造品,已经明显力不从心了。那么,面对纷繁复杂、真伪混杂的古陶瓷与伪古瓷到底该如何进行鉴定呢?
    要正确解决这个问题,既需要有扎实的古陶瓷鉴识经验作为知识基础,也需要有一个切实可行的方法论做引领指导,方能得心应手地鉴识纷繁复杂的历代古陶瓷。而若想在古陶瓷鉴定领域游刃有余,仅仅依靠现今通用的“标准器”鉴定模式,显然已经有些鞭长莫及了。
    有感于此,笔者特意整理归纳自己多年来的实战鉴定经验,撰写成文,形而上学地概括出一个以“特征群”分辨为操作要领的鉴定模式,并略作解析,仅供有兴趣研究探讨古陶瓷鉴定方法的朋友们参考、指正。
    标准器鉴定模式述评
    长久以来,在我国的古陶瓷鉴定教育体系中,始终贯穿着一套“标准器”鉴定模式,讲授者津津乐道,学习者奉为宗旨。
    “标准器”模式的应用方法大致为:鉴定者选取已经认定是某一年代、某一窑口的器物(常常是选取最先被认知的器物)作为标型学意义上的标准器,以此标准器的各项外观特点为参照,用以对比检验被鉴定器物的各类表象;通过看器型、纹饰、釉彩、工艺、款识等五个类项,去寻找两者之间的同与异。如果器物的表象与标准器基本一致,即可被认为是真品;凡不符合标准器特点的,一般都会被否定。
    在全国各地从事古陶瓷鉴定的庞大群体中,文博系统的人士大多以自己接触过的博物馆内各类藏品为“标准”;而无缘接触博物馆藏品的民间人士,大多以博物馆各类画册中的图片为“标准”。
    由于博物馆的藏品与画册图片品种繁多,必然会导致各位鉴定者主观意识中所选定依据的标准多种多样;因此理论上,在宏观鉴定体系中,已有现存的“标准”基本可以对应涵盖多种多样已知的陶瓷品类。
    “标准器”鉴定模式的优点,是鉴定者通过脑海中存储的“标准器”样本,与被鉴物品相互比对,可以将已知有“标准器”存在的同类型器物排比归类,并可以参照“标准器”所标称的年代和产地去判断。与此同时,若在比对中发现被鉴物品与标准器存在明显差异,鉴定者意识中就会产生异样的感觉,并因其与标准器的吻合系数相差过多,而将其认定为赝品。
    “标准器”鉴定模式是我国古陶瓷从业领域中几代人心血智慧的结晶,是在新中国诞生后至20世纪80年代之前,没有作伪现象存在的特定历史时期内,相对较为准确可行的鉴定方法,在指导人们鉴别考证古陶瓷品类时,立下过汗马功劳。
    不过,在当代众多前所未知的古陶瓷真品大量涌现、众多利用高科技手段刻意仿制的赝品批量上市的背景下,标准器鉴定模式在用于指导实际鉴定活动时,常常会显现出这一模式的结构缺陷。对很多凭借标准器进行鉴定的从业者而言,此模式已经有些掣肘了,不仅在很多时候显得无能为力,甚至常常会阻碍、干扰鉴定者对未知古陶瓷器物的正确认知。鉴定者以主观确定的“标准器”为“标准”,去比较被鉴器物时,得出的“同则真,否则伪”的结论,常常是经不住推敲的,由此导致鉴定结果的准确度与公信力屡受诟病,并由此衍生出很多明显的冤假错案。
    从逻辑角度分析,“标准器”鉴定模式的缺陷在于,首先,以数量规模而言,博物馆中已有的“标准器”样板,只是汇聚了目前已公开发现的古陶瓷品类,只能反映出中国古代陶瓷史的局部现象。在尚未被全部真实认知前,“标准器”不可能穷尽历史上古陶瓷生产的全部品类。因此,面对大量前所未见的真品与赝品,鉴定者必然不能做出准确的判断;其次,从逻辑求真的基本规律而言,标准器模式使用的类比推理所推导出的结论,并不具有必然性,即使被鉴物品与标准器的对比要素完全一致,也不一定为真;再者,由于古陶瓷生产中各类不可控因素的影响,常会导致同一窑产品的质量千差万别,很多鉴定者仅以一件标准器的外观要素去鉴别判定一个窑口在数百年历史时期烧造的全部器物,是不科学的。如,北方定窑从初唐创烧到元末衰落,前后历时七百多年,有些鉴定者只凭一块定瓷碎片做标准,去验证比对历史上所有的定窑器物,其荒谬与误差可想而知。
    另外,从执行角度而言,由于鉴定人员的阅历不同,经验有别,知识结构参差不一,主观意识中的标准器选择有别,对赝品的认知度有别,必然会出现各人鉴定水平高低而导致鉴定结果屡有差异,甚至对同一件器物,竟会得出截然不同的结论。同时,随着科技的进步,作伪水平得以快速提高,仿制者也是极力参照标准器的标准去造假制伪,并千方百计缩小赝品与“标准器”之间的差距。
    尽管标准器鉴定模式在我国古陶瓷业界流传已久,是到目前为止较为行之有效的一个鉴定方式,但随着时代的发展,标准器模式不能涵盖的内容只会越来越多。如果我们依然仅用一个固定的标准模式去认识已知历史事物的多样性,去认识未知事物的真实内涵,以及去认知造假领域日新月异的发展变化,由此得出的鉴定结论,肯定是不全面、不客观、不科学的。因此,对于指导古陶瓷鉴定的方法模式而言,也需要不断完善、补充、修正。
    特征群鉴定模式的构想基础
    长期以来,我接触过大量丰富多彩的古陶瓷真品,也接触过形形色色的仿冒伪品,在此过程中,我注重从被鉴物品的各种表象特征入手,既分析它们的个性特点,又寻找、梳理它们的时代共性,并从一点扩及到多点,再将多点聚集成一个相互关联的集群,继而从群体上进行综合分析判断,逐渐摸索总结出一种较为行之有效的古陶瓷鉴定方法。根据这一方法的主要操作要领,遂将其命名为“中国古陶瓷特征表象集群审鉴判定模式”,简称“特征群”鉴定模式。其理论与实践的依据,由两部分组成,一个是材质,一个是工艺。没有材质,任何工艺技术都等于零;而没有工艺,任何材质都只能是原生态。只有材质与工艺的有机结合,才创造出人类社会中所有的物质产品。
    现实中,人们对物品材质与工艺的认知了解,构成了自身的知识层次;对材质与工艺的掌握运用,形成了有利生存的操作技能;对材质与工艺的研究判断,组成了门类庞杂的鉴定体系。在常规状态下,同种材质与同种工艺的结合,可生产出同类的产品;不同材质与不同工艺的结合,可创造出品质各异的物象。其生成原理,类似于道家鼻祖老子揭示的道义,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若将老子的道理反向阐述,即可谓“世相万态,本质归一”。在古陶瓷鉴定中,如能准确判断出器物的材质与工艺差别及归属,定能准确分辨出其真赝与生产年代。
    借用分形理论的自相似性原则来阐述,可将某一朝代的某一窑场视为一个独立的小系统,系统中的生产原料准备与生产工艺流程,皆有极高的相似性,由此导致产品的内在材质与外在表现特征都具有极高的相似性。同一朝代的某一窑场群,亦可理解为融含着若干小窑场系统的高一级系统,在这个系统中,同样存在着材质与工艺特征的相似性。而同一朝代相近地域的不同窑场群,又可构成更高一级的系统……以这个结构搭建的模型可以升至更高,最终可将整个朝代的所有窑场纳入一个统一的系统之中。
    在这个结构模型中,同在一个大系统中的同时代背景构成了所有产品的相似性,虽然系统的空间跨度和时间跨度的边际都不尽一致,不尽清晰,并且各个小系统之间的相似性有着比较复杂的表现形式。不过,只要能正确辨识区分各个小系统产品之间的异化特点,即可找到各自的确切归属。而支撑这个系统产品相似性的最小的基因单位,就是材质与工艺,掌握了这个系统中材质与工艺的基因特征,就可掌握进入这个系统产品的基因密码。
    除了材质与工艺之外,在古陶瓷鉴定中,还有一个至关重要的参考要素,不是出自器物生产体系,而是来自外界干扰。即生存环境赋予的、自然依存与长时间伴生的痕迹特征,也包括作伪作旧的人为处理与短时间促成的痕迹特征。
    古陶瓷“特征群”鉴定模式的操作宗旨,就是通过见微知著、提纲挈领的解析归纳,将看似完整贯通的整体器物,分拆为几个本质特征层次,逐一审核察辨,以利于透过外在表象,深入认知其内在本质,以点带面、以偏概全地细致了解分辨器物的终极属性。
    特征群鉴定模式的操作要领
    古陶瓷“特征群”鉴定模式的三个基本类项是材质特征、工艺特征和外力作用特征。其中,材质和工艺属于古陶瓷器物的内在生成因素,是客观的、历史的;外力作用,考辨的是古陶瓷成型后的各类干扰迹象,而这类特征是随机的、多变的。
    古陶瓷材质与工艺的外在表象特征,是古陶瓷器物与生俱来的基因传承,构成了识别区分其时代与地域属性的基本要素。随着时间流逝,古陶瓷在烧成之后经历的自然风化、氧化,以及在伴生环境中受到的各种外界干扰,遭遇的诸种外力作用,均会在古陶瓷身上留下相应的诸种痕迹特征。这些因外力作用产生的迹象特征,是鉴别古陶瓷真伪的重要依据。
    解析三个基本类项的结构特征,细分每一个组合要素的表象特点,可以分化瓦解被鉴物品的外在表象,通过化整为零、化繁为简的要点追究,达到窥一斑而知全豹的鉴定效果,提高鉴定的准确度。有时,甚至仅看到特征群中某一点鲜明独具的个性特征,即可判断器物的真伪与年代、产地。
    如此划分归类的依据,是这三个基本类项可以完全昭示陶瓷制品的生成基因和生存履历,如同三个基点支撑并构成了陶瓷制品的全部外在表象,其中每一个类项又包含若干细小的组合要素,并由此形成众多有机相连的特征,特别是对一些直观表现突出的特征要素进行细致的审鉴,再综合分析,即可顺势推导出符合器物实际属性的鉴定结论。
    古陶瓷鉴定的思维过程,不是机械的对比套量,似乎更像是一次逻辑推断的解析求证,而在逻辑推断中,可供依据的条件越多,推断真伪的结论就会更客观,更充分,更有力。分解古陶瓷的基因表象,以点带面,见微知著,促进提升鉴定者的综合判断能力,这就是特征群鉴定模式的立意主旨,也是其主要操作要领。
    特征群鉴定模式应用须知
    古陶瓷鉴定是一门综合的知识与技能,既需要鉴定者具备较为丰厚的历史知识、文化知识、美术知识、工艺制作知识等基础知识做铺垫,也需要鉴定者具备一定的逻辑思维能力及触类旁通、由表及里、举一反三的认知观察能力和敏锐洞察力。并且,还需要有较为宽广的视野和丰富的阅历,能较为全面地了解和熟悉历代古陶瓷的生产概况和品质特征。进而才能在正确的方法论引导下,对各类被鉴器物作出相应准确的审鉴与判断。
    清代鉴赏家许之衡在《饮流斋说瓷》中曾明确提示,“物有纯,必有疵,有真必有假,知其纯者、真者,而不知其疵者、伪者,非真知也。”古陶瓷特征群鉴定模式是一个需要亲力亲为,不断积累、不断思索、不断实践的实战模式。若想驾轻就熟、得心应手地掌握运用,就必须静下心来,扎扎实实地付出勤恳艰辛的努力,要对古陶瓷有刻骨铭心的热爱,甘于寂寞,刻苦学习与实践。
    结束语
    中国是陶瓷的故乡,陶瓷生产历史源远流长。当各种各样的陶瓷器在市场上流通时,我们在欣赏、购藏的过程中一定会有比较、有判断。而古人采用什么方法去鉴别各类陶瓷器物?至今找不到确切的记载。也许没有人去总结归纳相关的鉴定技巧,没有形成相对完整的学科知识体系,也有可能没有流传下来,致使后人对此一无所知。陆羽的《茶经》中,首次出现了对陶瓷鉴定识别的记述,“邢瓷类银,越瓷类玉……邢瓷类雪,越瓷类冰……”陆羽鉴别论断邢窑与越窑器物的差异,所采用的方法属于“横向对比”,即,“以彼物权衡验证此物”。自此后至今的1200多年间,古陶瓷鉴定的基本方法,皆沿用了横向比较的鉴定模式,在近现代则归类为“标型学”的范畴。
    古陶瓷“特征群”鉴定模式的基点,是将被鉴器物视为一个独立的系统,系统中的材质、工艺、外力作用是支撑系统构建的相互关联的主导结构,组成系统结构的各个元素节点构成了用于鉴定的“特征群”。我认为这一鉴定模式仍没有脱开“眼学”的鉴定范畴,但却是引用“系统学”的一个较新的思维模式,一种相对更全面、更客观,更不易出现偏差的鉴定方法。
    ——本信息真实性未经中国陶瓷网证实,仅供您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