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些人觉得陶瓷上面的画面和国画对比,那确实没得比。
瓷画(传统青花、粉彩、斗彩及当下比较流行的釉下五彩等)的绘制技法和国画完全不同。国画有国画的传统,瓷画有瓷画的传统,两个传统虽然有交集,但总体上是各行其道的。比如,龙的图案在陶瓷作品上很常见,在国画里就几乎绝迹了。龙的图案在瓷画中盛行,是古代官窑传统导致的。再比如,缠枝纹图案,像缠枝莲、缠枝牡丹、缠枝绣球,画在瓷器上好看得很,但是你拿一张宣纸,在上头画满缠枝纹,就有点行为艺术的意思了。
因此自古做瓷器的也心知肚明,他们不把瓷画叫瓷画,叫“纹饰‘’,茶壶上画个山水,那不叫山水画,叫山水纹,瓶子上画个蝙蝠,那叫蝙蝠纹,寓意是“福”。
现在看官窑瓷器时,人们往往是当成艺术品欣赏的。其实瓷工在做官家瓷器时,艺术性只是次要地位。比如青花缠枝莲纹赏瓶,雍正取“青莲”的谐音,才大量制作赏赐群臣,更多的是政治意味。
古代画瓷的工匠,他们没有画家的那种艺术家的理想,文化也不高,甚至不认识字。大多是绘制三多五福,水浒西厢之类的画面,因为这些图案的寓意已经在当时人们头脑里形成了一种固有稳定的模式,一看到图案就想到背后的寓意,他们年复一年地重复一个受欢迎的画面,可能不厌其烦地画一生,甚至几代人。
所有的瓷器里,青花是最接近水墨画的,但让专业国画家画青花,也很难上手。因为青花颜料很粘,坯很涩,很难表现宣纸水墨的韵味。至于粉彩珐琅彩,就更麻烦了,先玻璃白打底,再用油调色,各种难闻的气味,还有毒。
画好了要烧,烧就变色,瓷工画的时候是看不到成品效果的,比如青花是黑的,粉彩是暗的,全凭经验。而且釉有流动性,多多少少会影响画面的效果。
文章来源于头条号:唐龙陶瓷 如有侵权,造谣,请联系我们及时删除,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