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德镇里有这样一群年轻陶艺家,他们来自五湖四海,因为对陶瓷的热爱选择留在了这里。他们内敛而寡言,将满腔热忱投注于陶瓷之中,在东方与西方、传统与现代的碰撞中将陶瓷之美融入日常生活。
顾青
《入泥》作者
策展人
资深媒体人
青工作室创始人
写了那么多,陶瓷是什么呢?它是从远古文明流传下来未曾中断的、大家都能发表见解的素材;是跟我们生活连接最紧密、一粥一饭不可或缺的物件;是泥土与水火的合作。
《入泥》
顾青和年轻的陶艺家们谈生活、聊艺术,记录下他们的故事。透过他们的所感所思,顾青纪实性地描述中国现阶段生活陶瓷的发展面貌。顾青说“入泥”这个词的灵感来源于张爱玲那句“低到尘埃里”。面对日复一日的时光消磨,只有让自己融入泥土,才能有机会理解创作的个中意趣;也只有双脚踩在大地上,才能耐得住寂寞,不争一时得失。
成长:有恒心,无界限
汪豪作品 青白釉平盘
Q1
为什么要写这本书?
A:从2010年至今,可以说我一路看着这些年轻陶艺作者成长起来。我更愿意去观察年轻人。处于这样的年龄段,他们有太多的可能性。也许三五年后,他们会跟随家庭生活的变化,甚至跟随创作领域的转换,而产生各种变化。对于他们来说,我也是开放的。这样的不确定性,更让我觉得需要去记录当下。
这种记录的意义还在于,五年十年之后,如果别人想要回溯中国现当代的工艺文化,我觉得这本书可以成为一个现象的范本。它能让大家知道从2010年到2019年这段时间里,与中国日用生活陶瓷相关的,有这样的一群人,产生这样的想法,在做这样的事情。
屯之作品
Q2
这些在景德镇的年轻陶瓷手艺人,是否都比较从容?
A:从事设计或是专注工艺的人,在创作或生活上,我想还是有情绪起伏的。他们的内心世界是丰厚的,但也有彷徨和孤独。好在他们还是能够一直坚守。这或许也是我从景德镇那么多陶艺人当中选择、观察他们的原因。年轻、有专业背景、热爱这个行业,是他们的共同点。
蓝天作品 划花莲瓣碗
Q3
你觉得他们都做到了用自己的语言来继承文化、发扬传统了吗?
A:有些年轻人的作品并没有那么多全新造型,比如蓝天,他现阶段做的器物偏宋瓷风格。比如高足盘、粉盒等,这些都是历史上就有的器型。他运用时,无非就是找到与现代生活相结合的合适的范本,比如用作盛菜或是清供。因此他的作品,与我们所说的“中式”,是有关联。蓝天很有趣的一点是,他在钻研一个技术的时候,会花费所有的时间、全心全意扑上去,直到将其彻底掌握。比如他制作的粉盒,已做到一次成型,他只是简单地在底和面上稍加修坯。其实整个群体都是在这样一种尝试摸索中行进。他们还在建立风格,现在做结论还为时太早。
冉祥飞作品 山水银釉系列
Q4
哪些人在设计上有所突破?
A:两年前,冉祥飞开始接触银釉器物的制作。银釉类器物日本陶作家做得较多,冉祥飞刚开始尝试的时候,许多人认为他在模仿日本陶瓷。事实上,他用的工艺技法和创作的美学语言全然不同,而在制作中由于采用了纳米级银纯粉,整个制作没有有害物质,确保安全无毒。
阵痛:保持初心与获取收益间的拉扯
屯之作品
Q5
目前消费者对他们的产品反映是什么?
A:我觉得当下市场更受欢迎的产品,是比较传统,或是非常现代的。前者,比如具有传统的画工,青花粉彩一类,以及传统的形制。后者,比如具有多彩图案,或是具有北欧风格这样对应当下生活标签的。而他们的产品,还需要自己去界定如何使用,或是纯粹作陈设装饰品。我认为还是需要一定时间去培育整个社会的美学系统的建立。
黄再云作品
Q6
许多手工艺,比如非遗传承里的手工艺,都会得到国家政策的扶持。那你认为他们是否也需要这样的扶持,还是应该完全市场化?
A:谈论非遗传承的时候,我觉得它们的确需要国家力量。而且我认为这样的扶持应该更加纯粹,不和经济利益挂钩。至于这些陶艺人的产品,应该放在市场里进行检验。因为我们的市场足够大,哪怕非常小众的产品,只要他们能够找到小众市场,也就足够了。关键是人们是否看见、是否知道有这样的产品存在,有这样一些匠人存在。
摸索:日用陶瓷,见生活,见真心
汪豪作品 青白釉花瓶
Q7
就你的观察来看,近些年来中国对“生活美学”的大力倡导和传统手工艺的回归,和日本民艺运动有相似之处吗?
A:国内情况来看,我们的手工艺复兴在呈现一种多样化的生态。因为我们历史极为悠远,幅员极为辽阔,所以在地区性作品方面,我们比日本要丰富得多。而我观察到的这些陶艺人,非常注重作品的日常性和美感。这是我们的发展现状同民艺运动间的相似之处。但日用陶瓷不是艺术品,还是要和消费者有对话有接触,双方要非常接近。
比较他国,我们的社会环境对手工艺者非常宽容。行业处于上升期,可以说是“风景独好”。在日本的国民意识中,对手工艺品的认知是统一的,对日用瓷器的心理价格有接近的标准。所以其手工艺人也会安于日常劳作所带来的相应收入。任何事物都有其生命周期和发展的客观规律,对手工艺来说也是如此。陶艺人汪豪告诉过我:我不是因为手工艺热才喜欢它,它热不热,我都在这里。不论未来行业如何发展,我想这里有他们的一片精神世界。
蓝天作品 瓷盒
Q8
你认为这些非常具有活力的青年陶艺家,是否能形成一种当代陶瓷文化?
A:实事求是地说,日用陶瓷领域虽然看起来热闹丰富,但现在就是处于一种起步阶段。许多陶艺人为了生存做出产品,但这种积累是必要的。在这个领域里,每个人都能找到自己的所爱,扎进去可能就是一生一世。所以要形成一种当代陶瓷文化,尚有时日。
所以我们就静观工艺文化、陶瓷文化的继承和发展。随着这个群体不断地扩展,我觉得行业领域所出现的面貌会更加丰富。新人辈出,是对已经在行业内的“老人”的一种鼓励和鞭策,也促进了文化氛围的形成,继而影响更多的人。
罗骁作品
Q9
你一直强调“日用好物”。你觉得这样的物品传递出来的信息或情感,最主要的是什么?
A:我的微信公众号推送这样一句话:让我们对物的看法心心相印。其实我们并非都要去理解,而是构建出一个较为相似的价值观即可。我们对于美学,或是美的标准可以存有不同看法。社会仍在大量地生产物品,设计师和手工艺人也不例外。但在此过程中,能否让别人感受到一份用心,心要带手,这是更重要的。我相信他们在制作产品时,都是审慎对待的,因为我能够看到其中的敬畏之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