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朱虹:景德镇陶瓷十大精品
在景德镇千年的制瓷历史上,涌现出无数个经典作品。有了它们的存在,才有了景德镇瓷都的千年辉煌。时至今日,我们打开历史的记忆,发现它们虽历经岁月变迁,但仍然光耀夺目,让人惊叹不已。
一、元代青花云龙纹象耳大瓶
英国大维德基金会收藏。至正十一年(1351)景德镇出品的青花龙纹大瓶,此瓶成对,均有伤残且器形歪斜,一只高63.3厘米,直径21厘米;另一只高63.6厘米,宽22厘米,器型复杂,形体又大;九层纹饰,顺序为缠枝扁菊、蕉叶、飞凤灵芝、缠枝莲、四爪云龙、海涛、缠枝牡丹和覆莲杂宝,耳饰,几乎囊括元青花绘画内容的全部,此后凡是层次多、绘制内容相仿佛的元青花,都被统称为“至正型”,影响力极为深远。
二、元青花鬼谷子下山图罐
元代青花瓷器,主体纹饰为“鬼谷子下山图”,描述了孙膑的师傅鬼谷子在齐国使节苏代的再三请求下,答应下山搭救被燕国陷阵的齐国名将孙膑和独孤陈的故事。罐高27.5厘米,口径21厘米,腹径33厘米,足径20厘米。素底宽圈足,直口短颈,唇口稍厚,溜肩圆腹,肩以下渐广,至腹部下渐收,至底微撇。该器物于2005年7月伦敦佳士得举行的“中国陶瓷、工艺精品及外销工艺品”拍卖会上,以折合人民币约2.3亿的价格,创下了当时中国艺术品在世界上的最高拍卖纪录。
三、明永乐青花如意垂肩折枝花果纹梅瓶
该瓶高36.5厘米,纹样细腻柔美,形制比例得当,是永乐瓷器难得杰作。明代官窑瓷器中青花瓷的艺术成就极高,而永乐、宣德两朝可谓青花瓷器的全盛时期。该瓶即为永乐瓷器中的珍品。此梅瓶器形倩倩,釉如凝脂,抚若柔丝,青花发色浓淡相宜,写生寿桃、石榴、山楂、荔枝、枇杷、龙眼,折枝果纹共六组,花实饱满,枝叶茂密。肩足添画俯莲、仰叶,诚当朝佳器,展现永窑典风。2011年香港苏富比拍卖成交价1.68亿港元。
四、明宣德青花鱼藻纹十棱菱口大碗
陶瓷界素有“青花贵宣德,彩瓷贵成化之说”。宣德青花瓷在中国陶瓷发展史上具有重要地位,历来是收藏界的宠儿。此碗状为:侈口,深壁,矮圈足。青花发色浓郁艳丽,带黑褐色结晶斑,釉面满布大小气泡,胎骨质坚细腻。器身通体呈十棱。外壁绘莲花塘水藻,游鱼四尾,碗心青花双圈内绘莲花、水藻及游鱼二尾,口沿内外各饰青线一道,圈足三道,底部青花双圈内书“大明宣德年制”六字双行楷书款。
宣德时期的鱼藻纹多绘鲭、鲌、鲢、鳜游鱼四尾,谐音寓意“清白廉洁”。此碗绘鲭、鲂、鳜三种游鱼,与莲花相组合,寓意“清廉”、“廉洁”,代表儒家思想中正直君子的完美形象。莲花出污泥而不染,也是清白、纯净的象征。又鱼与余同音,为富贵有余的象征,与莲塘组合含“连年有余”之吉祥寓意,体现了中国自古以来特有的吉祥文化。明宣德青花鱼藻纹十棱菱口大碗在2017年4月香港苏富比拍卖会上以2.29亿港元拍卖成交。
五、明成化斗彩鸡缸杯
斗彩工艺创烧于明代成化年间,用青花勾廓、五彩填色,有青花与彩瓷竞艳之意。鸡缸杯是明成化斗彩杯之一,即饰子母鸡图之盛酒小杯,环绘公鸡偕母鸡领幼雏觅食。鸡缸杯色彩缤纷鲜明,抚之柔润如玉,绘画率真可人。
有史书上说,成化帝朱见深自幼在危机四伏的深宫里,有位年长他十七岁的宫女万氏终年陪同其左右。屡次阅历重大变故,成化帝对万氏宫女产生了深深的依靠。成化皇帝热衷书画,有一次他欣赏宋代人画的《子母鸡图》,看到母鸡带着几只小鸡觅食的温馨场景,继而联想到自己与万贵妃早逝的孩儿,现无子继承传位,心里感触良多,所以命烧制鸡缸杯送给万贵妃。2014年香港苏富比拍卖成交价2.81亿港元。
六、清康熙宝石红郎窑尊
清康熙四十四年至五十一年(1705-1712),江西巡抚郎廷极奉派前往景德镇御窑厂管理烧造事宜,生产的瓷器中有一种遥仿自宣德的红釉器,色泽鲜艳,特别引人注目。因是郎廷极监造之下的产物,所以称为“郎窑红”。此瓶形制和观音手持之净瓶相似,故又有观音尊之称。瓶口不规则的脱釉,则是郎窑红作品的典型风格。观音尊器形优美匀称,釉色鲜红,光彩夺目。此瓶釉质纯净肥润,玻璃质感极强。口沿及底足处有一圈白色边缘,俗称“灯草边”。瓶的内壁施白釉,白色纯正,类雪似银,与器表的鲜红色形成强烈的对比,相映成趣,是一件成功的红釉之作。
七、清雍正瓷胎画珐琅柳燕图碗
共两支,一支高7.7厘米,口径15.8厘米,底径6.5厘米;另一支高7.4厘米,底径6.7厘米,口径16.0厘米。台北故宫博物院藏。两件作品纹样具有左右对称的特色。在结拜的碗面上,以珐琅彩画出一幅花红柳绿、春燕双栖(一碗两燕双栖,另一碗一燕虽栖却喜望另一燕来栖)的生动景象。两碗的柳枝,一向左,一向右,合体构图,色彩搭配,动静暗合,清丽悦目。画的对面,配明朝大学生申时行《应制题扇》诗句“玉剪穿花过,霓赏带月归”,点出双燕穿飞柳荫花红的画意。这对碗虽造型简约,却是雍正“内廷恭造之式”的一个典范。
八、清乾隆各种釉彩大瓶(瓷母)
清乾隆各种釉彩大瓶,清代乾隆年间烧制,高86.4厘米,口径27.4厘米,足径33厘米。器身自上而下装饰的釉、彩达17层之多,其标志着中国古代制瓷工艺的顶峰,享有“中华瓷母”的美称。现藏北京故宫博物院。
所使用的釉上彩装饰品种有金彩、珐琅彩、粉彩等;釉下彩装饰品种有青花;还有釉上彩与釉下彩相结合的斗彩。所使用的釉有仿哥釉、松石绿釉、窑变釉、粉青釉、霁蓝釉、仿汝釉、仿官釉、酱釉等。主题纹饰在瓶的腹部,为霁蓝釉描金开光粉彩吉祥图案,共12个开光,其中6幅为写实图画,分别为“三阳开泰”、“吉庆有余”、“丹凤朝阳”、“太平有象”、“仙山琼阁”、“博古九鼎”。另6幅为锦地“卍”字、蝙蝠、如意、蟠螭、灵芝、花卉,分别寓意“万”、“福”、“如意”、“辟邪”、“长寿”、“富贵”。如此复杂的工艺只有在全面掌握各种釉、彩性能的情况下才能顺利完成。
清代乾隆时期历时60年,是封建社会发展的高峰时期。此时,由于乾隆皇帝嗜古成癖,对瓷器情有所钟,再加之督陶官唐英对景德镇御窑厂的苦心经营,致使御窑厂的瓷器生产无论在数量还是质量上都达到前所未有的境界。特别是各种奇技淫巧的制品层出不穷,其工艺技术之高可谓鬼斧神工。这件各种釉彩大瓶,集各种高温、低温釉、彩于一身,素有“瓷母”之美称,集中体现了当时高超的制瓷技艺,传世仅此一件,弥足珍贵。
九、清乾隆珐琅彩“吉庆有余”纹镂空内青花转心套瓶
分为内外两瓶。内外于瓶颈相连,内瓶底部与外瓶内心连接,外瓶瓶身鲤鱼图案栩栩如生,配以镂空水波纹雕花设计,显得雍容富贵,瓶颈上红色“吉”字蕴含吉祥如意,由外部可以看到内瓶绘制的青花图案。该品内绘青花,外画洋彩、珐琅彩、粉彩,运用描金,镂空、转心、浮雕、浅刻等多种工艺,极尽奢华、叹为观止,属于清三代瓷器中的巅峰之作。乾隆粉彩镂空“吉庆有余”转心瓶在2010年11月11日的伦敦的拍卖中以折合人民币5.541亿元的价格成交。
十、清乾隆粉彩“万寿连延”葫芦瓶
清代,当景德镇御瓷工匠采纳及熟习乾隆初年开创的绘画技艺后,一种奢华繁缛的装饰工艺——“轧道锦地”备受推崇。这种以细针状物在釉面上刻画卷草纹、凤尾纹和花卉纹以表现“锦地”效果的工艺,于景德镇日臻完善。这只长颈葫芦瓶就是这一时期的杰作。瓶上所绘纹饰色泽艳丽多变,重叠交错,构图精巧,细致缤纷。该瓶在2010年10月7日香港苏富比举行的中国瓷器及工艺品拍卖会上,经过足足45口叫价,最终被香港收藏家张永珍以2.5266亿港元购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