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陶瓷网 - 陶瓷行业门户网站 !

商业资讯: 行业动态 | 建筑陶瓷 | 卫浴陶瓷 | 陶瓷机械 | 日用陶瓷 | 陶瓷原料 | 行业报告 | 价格行情 | 国际市场 | 陶瓷常识

你现在的位置: 首页 > 商业资讯 > 行业报告 > 宋代名窑受越窑影响而发展 塑造了中国陶瓷的又一个高峰
U.biz | 商业搜索

宋代名窑受越窑影响而发展 塑造了中国陶瓷的又一个高峰

信息来源:taoci163.com   时间: 2022-02-16  浏览次数:11

  ■秘色瓷花口盏,五代,慈溪博物馆藏

  ■印花耳执壶,北宋,慈溪上林湖荷花芯窑址出土,上林湖越窑博物馆藏

■龙泉窑六瓣花纹盖,北宋末至南宋初,龙泉金村窑址出土,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藏

   百花齐放 被称为“母亲瓷”的越窑青瓷,虽然在北宋之后,因为原料渐渐缺少,而在当地衰落下去,但是它的技术和工匠,“繁衍生发”到了省内、国内乃至国外,从2世纪到12世纪的这处窑火虽然渐渐熄灭,而南宋官窑、龙泉窑等却在其影响或基础上继续发展,塑造了中国陶瓷的另一个巅峰。 ■收藏周刊记者 潘玮倩 瓷之事,也是世间之事,在很长一段时间里,青瓷和人们的生活紧密相连,是文明传播的缔造和见证。这条“瓷路”通过“水路”,或沿大运河北上,或扬帆出海,以越地为中心,向中国乃至世界传播着青瓷文明。 掀起陶瓷外销史的第一次高潮 考古资料表明,“越窑青瓷的绝大多数产品是国内民众的日常生活用器。隋代以前,越窑青瓷通过内河航运,销往六朝都城南京及其附近扬州、镇江等地。唐宋时期,越窑青瓷主要通过京杭大运河销往西安、洛阳、开封等都市,甚至远达蒙古以满足契丹贵族的喜好”。 越窑青瓷亦远销海外,成为“海上陶瓷之路”的开拓者。根据西汉南越王博物馆相关资料的介绍,越窑青瓷的运输、销售之路,也是传播文明、文化交流之路。其外销可追溯到两晋南朝时期。中唐时期以后,与海上贸易同步兴起。十世纪后半叶达到了高峰。 “早期越窑青瓷在晋代就已开始流布海外,是我国最早大批销往海外的贸易陶瓷,在唐代它与长沙窑、邢窑、定窑一起,掀起了中国古代陶瓷外销史上的第一次高潮,由此而形成的‘海上陶瓷之路’,成为沟通亚、非等洲文化交流的桥梁。同时,越窑青瓷的制作技术,也随着产品的外销,向外交流传播,各地纷纷出现模仿越窑青瓷的产品。” 据馆方介绍,越窑制瓷技术在海外的传播地主要是朝鲜半岛。约在10世纪前半叶,越窑青瓷的制瓷工艺技术直接传播并全盘移植到了今韩国的全罗道康津与全罗北道扶安等地,朝鲜半岛烧制出了“制作工巧,色泽尤佳”的“翡色”高丽青瓷,还发展成为青瓷输出地。 从三艘沉船窥见越窑出口盛况 在“发现越窑——上林湖越窑青瓷展”现场,记者见到了一张很有意思的陈列图,其上列出了三艘著名的沉船以及各自出水的瓷器概况,随着年代的进阶,我们可以看到越窑青瓷在“外销”中的逐渐走强: 发现于印度尼西亚勿里洞海域的著名“黑石号”,发现于印度尼西亚勿里洞海域,沉船年代应为唐宝历二年(826年),出水瓷器6.7万余件,其中绝大部分是长沙窑瓷器,越窑瓷器数量此时还很少,只有约200件,所占比例仅为0.2%。 到了10 世纪中叶,越窑“出口”的比例大幅增加,印坦沉船(发现于印度尼西亚雅加达以北印坦油田附近)正式发掘登记的中国瓷器7309件,其中越窑瓷器所占的比例,已经上升到20%至30%之间。 而越窑外销达到极大规模,是在10世纪后半叶。这个时期的“井里汶沉船”,发现于印度尼西亚爪哇北岸井里汶外海,出水器物总数达49余万件,其中越窑瓷器就达30余万件,包括了碗、盘、托盏、杯、瓶、罐、盒、炉等多种器形。“这片海域是海上丝绸之路上著名的中转站,各地船舶大多在此停泊休整,转运货物。井里汶沉船就曾是岛屿间转运船中的一艘,不幸沉没,所幸于2003年被意外发现。随着大量晚唐至北宋早期的越窑青瓷浮出水面,我们也被带回到千百年前——上林湖越窑烧造的巅峰时代,产品远销海外,备受推崇。”展览中如此介绍。 “窑烟散尽”的内部和外部原因 从晚唐到北宋,是越窑的“黄金时期”,它从北宋中晚期走向衰落,“随着南宋朝廷最后一批‘明堂祭器’和日用瓷的烧成,炉火渐冷,窑烟散尽,享有千年盛名的越窑青瓷最终退出了历史舞台”。那么,为何显赫一时的它会在此时退出呢?被称为“母亲瓷”的它,又给后世的瓷器发展带来了何种滋养和启示呢? 2018年,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的谢西营,曾经在其研究成果《北宋中期越窑瓷业技术传播及相关问题研究——兼论核心区越窑瓷业衰落原因》中,对这个问题进行了详细分析。他说:“北宋中期,以浙江慈溪上林湖为中心的越窑瓷业核心区窑址数量急剧减少,窑场规模缩小。与之相对,浙江其他地区却发现了大量这一时期的窑业遗存。研究显示,限于多方面因素的制约,北宋中期以上林湖为中心的越窑核心产区不再适宜大规模的瓷业生产,而这直接迫使制瓷工匠作出选择,或许其中一部分工匠开始另辟他地继续从事窑业生产,从而在浙江范围内出现了众多这一时期的窑址。此外,在瓷业技术的传入过程中,制瓷工匠也结合当地的自然和社会环境,在继承的基础上进行了自我创新。” 越窑核心区窑业衰落迹象,是由多方面原因造成的,大致可以分为内部和外部两大类型。内部原因在窑址本身,外部原因则涉及国内外环境。 谢西营研究认为,首先,创烧“秘色瓷”成本过高、难以为继。“越窑自唐代晚期创烧秘色瓷器以来,不惜工本,不仅瓷器产品使用优质瓷土,就连装烧用的匣钵也采用优质瓷土,且一匣一器、匣钵接口处用釉封口,并在烧成后只有打破匣钵才能取出产品。当然采用这种工艺确实提高了产品质量,但对瓷土资源来说无疑是一种极大的浪费。优质瓷土资源有限,且在短时间内不可再生。”其次,烧制瓷器要以木材为原料,日久必然林木匮乏,“岁月之间,尽成赤地……芽蘖无复可生”,燃料无法持续供应。第三是工艺的滞后,“化学测试显示,越窑瓷器在长时期内胎釉化学组成几无变化,且烧制工艺墨守成规,缺乏创新。尽管从北宋中期开始越窑瓷器逐步将其生产重点转为刻划花青瓷,但是刻划花青瓷质量平平,使得其逐渐丧失了市场竞争力,丧失了生存的基础”。 越窑的贡御地位逐渐丧失,“其他地区如北宋东西两京开封、洛阳周边地区以及定窑、耀州窑等地窑场制瓷业逐步兴盛”,而且“从北宋中后期到南宋末期(11-13世纪中叶),尽管海路上从中国到印度洋地区的贸易始终在持续进行,但从总体上已经进入了一个低潮时期”——国内竞争加剧、外销氛围变冷,越窑的式微走到此处,似已在所难免。 【结语】 当我们纵观中国瓷器的发展,就会看到在慈溪上林湖的越窑窑火渐渐熄灭的同时,这“青风雅韵”的火种,却又开始在耀州窑、瓯窑、婺州窑、南宋官窑和龙泉窑等地继续繁衍生发开来。素净高雅的青色、亲和而简约的造型、高冷洁净的美学追求,在北宋、南宋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并由此催生了中国陶瓷艺术的另一个巅峰时期。 作为最著名的青瓷窑系以及“成熟青瓷”的代表,越窑在从东汉到南宋的一千多年间,其创制、发展、鼎盛时期所带来的各种技术和人才传播,为随后环浙江地区以及更广大范围内的青瓷“百花齐放”,提供了重要的支撑基础。 ■本版图片由潘玮倩摄于西汉南越王博物馆

    ——本信息真实性未经中国陶瓷网证实,仅供您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