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动现场 王潇浚摄
东南网9月19日讯(本网记者 陈楠 实习生 王潇浚)今天上午,国台办对台重点交流项目之一的“首届闽台陶瓷文化节”在德化县开幕,两岸学者、陶瓷艺术家代表参加。
本次文化节包括两岸陶瓷作品展、共祭窑神、陶瓷艺术“创客空间”及陶瓷文化交流等。
据介绍,德化与台湾的关系源远流长,早在南宋初年,就有德化苏氏族人迁居台湾。两地陶瓷文化渊源深厚,明代时期德化赖圭十子孙入台建窑烧瓷,产品畅销台湾,台湾著名陶瓷产地台北县莺歌镇同德化一样至今保留了祭“窑神”的传统。此外,德化戴云山脉与台湾山脉遥相呼应,在地质结构、生态系统等方面,有着较高的一致性,是大陆连接台湾的绿色血脉。闽台历史文化研究院院长陈秋平表示,近年来德化同台湾陶瓷文化艺术及商贸往来日益密切,在德化设立分院目的就是要深入挖掘德化同台湾陶瓷文化的渊源关系,发挥德化陶瓷文化在对台交流方面独特的优势,进一步探索海峡两岸融合发展新路。
闽台两地历代陶瓷生产的传统仪式中,“祭窑神”仪式一直延续至今,尤其是新窑建成或旧窑重烧举行的场面最为精彩。太平宫窑位于德化县龙浔镇丁墘村,因历代在太平宫周边筑建龙窑而得名,烧制瓷器历史已有千年,二十世纪九十年代因窑业技术变革停烧。2022年经修复,成为德化又一条可以古法柴烧的龙窑。活动现场,57名来自两岸的陶瓷艺术家代表和陶瓷专家代表,以自己的陶瓷作品为供品共同祭拜“窑神”。现场参与的台湾陶瓷艺术家表示,在台北县莺歌镇也保留了“祭窑神”的习俗,可以说“祭窑神”见证了德化和台湾两地深远的陶瓷文化渊源,也见证了两地陶瓷业的变迁。闽台历史文化研究院德化分院院长陈建中表示,把太平宫窑作为德化县闽台陶瓷文化艺术创作交流基地,愿景光明——随着德化窑进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明天的太平宫窑将在闽台两地展现新的风采。
为进一步弘扬、传承中华民间传统文化,推动闽台两地窑神信仰的交流与研究。在共同祭拜窑神的现场,福建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协会向闽台历史文化研究院德化分院、太平宫窑捐赠100本《中国窑神文化与德化窑坊公信俗》。福建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协会执行会长(常务副会长)黄松涛表示德化的窑坊公的信俗是中国最具有代表性的陶瓷界窑神,它具有独一无二的特点,目前是福建省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名录项目,这次闽台共祭窑神,是两岸共同的窑神信仰的献礼,也是对整个陶瓷界窑神文化的献礼,举办这个活动意义非凡。
活动期间,两岸学者、陶瓷艺术家代表,围绕闽台陶瓷历史渊源、传统工艺、理论鉴赏、工艺传承等,展开闽台陶瓷作品交流展、陶瓷艺术“创客空间”交流,及首届闽台陶瓷文化等主题进行交流。
闽台陶瓷作品交流展上,两岸艺术家代表每人两件作品参展,作品题材丰富。而在闽台陶瓷艺术“创客空间”交流环节,两岸艺术家代表实地参与陶艺现场创作、互动、交流,通过沉浸式体验、交流式学习、分享式创造,感受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深度、高度和温度。在首届闽台陶瓷文化交流的环节,两岸艺术家代表对陶瓷作品交流展、陶瓷艺术“创客空间”交流等这次活动的主题进行总结和心得交流。大陆艺术家代表表示,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布《关于支持福建探索海峡两岸融合发展新路 建设两岸融合发展示范区的意见》,进一步赋能福建先行先试,助力两岸融合发展向更宽领域、更深层次拓展。这次举办“首届闽台陶瓷文化节·德化”,正是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在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上重要讲话和建设两岸融合发展示范区的重要举措,也是弘扬传承福建传统手工技艺的重要载体。台湾艺术家代表也一致表示将努力做传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勤奋学习者、坚定传承者、热情传播者,为推动两岸文旅融合发展贡献力量。他们还表示共同举办闽台陶瓷文化节,开展闽台陶瓷文化学术交流,推动闽台陶瓷领域的融合和发展,有力促进两岸同胞心灵契合,凝心聚力,共同继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活动期间,两岸学者、陶瓷艺术家代表,还参观走访了金马车陶瓷馆、德化县陶瓷博物馆、戴云山生态博物馆、顺美陶瓷生活馆、亿嘉美术馆、泰峰陶瓷、陈明良美术馆等。
本次活动由闽台历史文化研究院指导,德化县文学艺术界联合会、闽台历史文化研究院德化分院主办,福建戴云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福建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协会协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