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转自:中国文化报
▲ 李琦正在对文物进行补色
“进入宁夏博物馆就是我的梦想。”大学毕业后,李琦顺利考入宁夏博物馆,成为一名文物修复师。谈到自己的梦想,李琦双眼闪着光芒,“宁夏现在知道无痕修复的人还很少,我想让更多的人了解无痕修复,想要把重要的瓷器文物都修复好,让全世界都看到。”
年仅26岁的李琦已有8年的古陶瓷修复经验。受父亲的影响与熏陶,李琦接触到了陶瓷文物修复这个行业,并进行了深入的学习与训练。“一开始是我爸爸对文物收藏、文物修复感兴趣。我真正接触之后,也爱上了这个行业。”李琦在接受采访时说:“文物是有生命、有温度的,我要通过修复,让它们的美重新绽放出来。”
李琦介绍,她所参加的陶瓷文物修复师项目要求的修复方法,为瓷器修复方法中技术难度最高的无痕修复,需要很高的修复技能。修复完成后要让观众看不出来哪里发生过破碎,对选手来说,是一个很大的考验。
比赛中,李琦抽到的文物有两件:一件是粉彩罐盖,要求对其进行粘接。但此件器物已有历史粘接痕迹,且接缝处残留的胶粘物很厚。如果要重新进行粘接,则需要首先对罐盖进行除胶操作后,再进行清洗、粘接。在很短时间内,清洗日积月累附着在瓷器表面坚固的杂质,是一项艰巨、耗时、困难的操作。因为这个小插曲,李琦在与裁判组沟通的过程中花费了很多时间。
另一件则要求对残损的青花缠枝莲纹盘进行无痕修复,修复步骤为清洗、补缺、打磨、作色、补绘。作色和补绘操作尤其困难,需要用常温的化学材料模拟高温反应后的自然结果,补配上去的材料需达到和周边完成器物一模一样的效果,需要修复师有长时间、丰富的修复功力,才可一笔成线,仿若天成。
▲李琦无痕修复前后作品(宋影青双鱼盘)对比
无痕修复需要使用一些化学材料,里面的二甲苯、丙酮等物质对会对人的神经产生伤害。在参赛现场,接近50位选手一起打开工具盒进行修复,散发出来的味道非常刺鼻。李琦专注于分析自己抽到的文物,晚戴了几分钟面罩,吸入了一些气体,导致比赛结束后的几天头都很疼。李琦强忍着头疼完成了比赛。“我觉得没发挥好,其实有机会得到更好的成绩。虽有遗憾,但只能明年再战了。”李琦说。
“有一分热,发一分光。”李琦分享了观看国家文物局拍摄的本次大赛宣传片后的感受。“看完之后感觉热血沸腾,自己更有干劲了。这两年国家愈发重视文物保护者,这次文物行业职业技能大赛的成功举办就是一个很好的印证。希望越来越多的人能够了解到文物修复这个行业,让中华文化更好地传承下去。”